攀缘怯复疑,百里见厜㕒。
及到所望处,还如初上时。
幽花窥佛洞,古木荫龙池。
此夜宿仙观,茫茫身世思。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攀缘怯复疑,百里见厜㕒。:在山道中攀爬时感到恐惧和怀疑,走了百里后才能看到山顶上的标志。
- 及到所望处,还如初上时。:到达了山顶之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就像刚爬上来的时候一样。
- 幽花窥佛洞,古木荫龙池。:周围的花朵在窥探佛洞,古老的树木在遮蔽着龙池。
- 此夜宿仙观,茫茫身世思。:在这个夜晚,他们在神仙的宫殿里过夜,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命运。
翻译:
攀登铁槎山
我畏惧又迟疑,走了百里才见到山峰。
到了山顶上一看,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就像是刚刚爬上来的样子。
幽静的花朵窥视着佛洞,古老的树木遮蔽着龙池。
这一夜我们住宿在仙宫,心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顶铁槎山的过程中的感受。首句“攀缘怯复疑,百里见厜㕒。”表达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畏惧和犹豫,以及经过长时间的跋涉才终于达到山顶的情景。第二句“及到所望处,还如初上时。”则进一步强调了尽管已经达到了目的地,但仍然感觉如同刚开始登山一般。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毅力和决心,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幽花窥佛洞,古木荫龙池。”则描绘了铁槎山的自然景色。这里的“幽花”可能指的是山上的野花,它们在佛洞周围悄然绽放,为古老的寺庙增添了一份生机;而“古木荫龙池”则描述了一棵棵古老的树木覆盖着龙池,使得这个地方显得更加神秘和宁静。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此夜宿仙观,茫茫身世思。”则是诗人在登上铁槎山后的感悟。在这里,他选择了“仙观”作为住宿地,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而“茫茫身世思”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一刻对生命意义的深深思索。这种思索可能是对于个人的命运、对于人生的意义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攀登铁槎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