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绝依倚,突出凌平畴。
城东一舒目,矗矗当晴秋。
泰山自高大,兹峰转清遒。
如人能自立,何必公与侯。
我来游其下,犹见清泉流。
试为陟厥巅,眺瞩意悠悠。
谪仙既已往,吕仙不可求。
聊骋一时兴,寻胜还三周。
【赏析】
《游华不注》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写泰山之峻,以突出泰山的巍峨壮丽,抒发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和豪迈气概。
首四句写景。“孤标绝依倚,突出凌平畴。”意思是说:我站在高处俯瞰,只觉得泰山巍峨耸立于平原之上,高不可攀,孤傲挺拔。“城东一舒目”,是说在泰安城内东边放眼远眺,但见泰山耸立在晴空下,显得特别壮观,使人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这两句用“孤标”、“突出”来形容泰山,形象地描绘出泰山的雄伟高大,气势非凡。
后四句议论抒情。“泰山自高大,兹峰转清遒。”“兹峰”指泰山。泰山之所以高大,是因为它的根深叶茂、历史悠久。而华不注山虽然也很高,但它只是泰山的一个分支而已,所以就显得清秀了。这既是对泰山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华山的一种讽刺。
接着写自己游览华不注的情景。“如人能自立,何必公与侯。”“公与侯”指的是权贵、富贵的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自立自强,那么他就不必羡慕别人有权有钱;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依赖他人,那就更没有资格享受权力和财富。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也体现了诗人的独立自主精神。
最后两句写诗人游览完华山后的感受。“我来游其下,犹见清泉流。”“清泉流”指的是华山上的瀑布,也就是著名的华山三峰之一的“玉女峰”。“来游其下”表示自己已经登上了华山的最高峰。这两句通过写自己游览华山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自豪。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特别是通过对比泰山与华山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动人。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和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