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润侵阶碧草生,杏花寒食半阴晴。
一帘细雨迷归燕,几日东风度老莺。
泪眼看花如有恨,旅怀中酒似多情。
何时十亩偕贤侣,箕踞空山啸月明。
下面是对这首诗《清明感怀》逐句的释义:
- 积润侵阶碧草生,杏花寒食半阴晴:
- “积润”指积水,“侵阶”意味着水浸透了台阶,使台阶上的青草生长;这里的“碧草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 清明时节,杏花盛开,而寒食节则带来了一丝阴雨,天气似乎总在变化中。
- 一帘细雨迷归燕,几日东风度老莺:
- “归燕”指春天南飞返回的燕子,它们常在清明节前后归来;“迷”字形象地描绘了细雨如何让归来的燕子变得难以辨认。
- “度”在这里有通过之意,描述老莺(一种黄鹂)在几日内经历了春日的风雨。
- 泪眼看花如有恨,旅怀中酒似多情:
- “泪眼”暗示诗人因哀伤而流泪,而“如有恨”表达了他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遗憾或不舍。
- “旅怀”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外旅行时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多情”则形容酒入愁肠,更增离愁别绪。
- 何时十亩偕贤侣,箕踞空山啸月明:
- “十亩”指的是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庭院或园林之地,面积约十亩为宜;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知己好友共享宁静岁月的渴望。
- “箕踞”,出自《庄子? 至乐》的故事,描述了庄子与其妻去世后的情景,他以箕踞的方式鼓盆而歌,表示哀悼和解脱;此处用来比喻诗人在空寂的山间,独自享受月光下的时光。
- 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景及个人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哲思以及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感怀》不仅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