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销魂独倚楼,登山临水又逢秋。
檐前垂柳丝千尺,只系柔肠不系舟。
赠范洛仙
诗句黯淡销魂独倚楼:孤独地倚靠在高楼之上,心中充满了忧郁与不安。
登山临水又逢秋:再次登上高山之巅、涉水而行,却在这秋天的季节里倍感凄凉。
檐前垂柳丝千尺:檐下垂着的柳树枝条长达千尺,象征着坚韧不拔。
只系柔肠不系舟:柔肠仿佛被这千尺的柳枝牢牢系住,无法随波逐流。
译文
黯淡而忧愁,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面对山川和水流,又迎来了深秋时节。檐下的垂柳枝条如千尺般长,似乎在诉说着坚韧的意志,然而它却紧紧抓住我的柔软内心,让我无法像那船儿一样随波逐流。
注释
- 黯淡销魂: 形容心情非常悲伤,几乎要消沉下去。
- 登: 登山,这里指高耸入云。
- 临水: 涉水行走,泛指四处游历。
- 逢秋: 再次遇到秋天,多用来形容时光流逝或感慨岁月变迁。
- 檐前: 靠近屋檐的地方。
- 垂柳丝: 形容柳树垂下的长长的枝条。
- 千尺: 形容柳树枝条非常长,这里比喻坚韧的品质。
- 柔肠: 内心的柔情或柔软的部分,常用来比喻人的内心世界。
- 不系舟: 比喻心不随波逐流,有自主意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范洛仙所处的环境——依山傍水的寺庙,以及她在这些环境中所表现出的清高淡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范洛仙的关心和敬佩之情。诗中的“黯然销魂”、“登山临水”等字眼,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因范洛仙的孤寂而产生的共鸣。同时,诗人通过对垂柳的描述,强调了范洛仙内心的坚韧和不屈。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不仅是对范洛仙个人境遇的写照,更是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坚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