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痕蹙缆。乍涨绿到门,移楼临岸。柳底路沉,花外天宽,春声乱。桃家姊妹离魂远。洗剩粉南朝香怨。一莺啼水,恨鸥占了,落红恩眷。
流断华年不转,对芳影、私替浣纱人叹。松雪溅涛,画舫浑高瞒堤半。江乡鱼价年年贱。记柁阁香炊午饭。别来新翠苔矶,锦鸳睡暖。

潮痕蹙缆。乍涨绿到门,移楼临岸。柳底路沉,花外天宽,春声乱。桃家姊妹离魂远。洗剩粉南朝香怨。一莺啼水,恨鸥占了,落红恩眷。

注释:潮水拍打着船缆,江面上涌起了绿色波浪,仿佛涨水到了门口,将楼都淹没在了岸边。柳树下的路变得昏暗,花儿盛开的地方天空宽阔无边,春天的声音也变得混乱起来。桃家的姐妹们离别后,魂归何方?她们洗尽了往日的妆容,带着南朝的香气怨恨。一只黄莺在水面上啼叫,仿佛要赶走那些鸥鸟,让它们不要占据了那些落下的花瓣和恩情。

流断华年不转,对芳影、私替浣纱人叹。松雪溅涛,画舫浑高瞒堤半。江乡鱼价年年贱。记柁阁香炊午饭。别来新翠苔矶,锦鸳睡暖。

注释:时光流转,青春不再,对着美丽的倩影,我不禁替那些洗衣的女子感到惋惜。松树上的雪花像飞溅的浪花,画舫似乎更高,遮住了堤坝的一半。江边的渔夫每年都要捕捞到便宜的鱼,记得舵手的饭盒里还留着香喷喷的米饭。自从分别以来,新的青苔长满了矶石,锦鸳睡得特别舒服,暖暖的。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的词作,写春水之景及离别之情。上片写春水景色,下片写别离之情。全篇以“春”字统摄,从春水的涌动,写到江边柳树、花树、江中游鱼,以及渡口、矶石上的景物。

上阕写春水之景。首三句描写春水涨满江面,江水拍击着缆索的情景。“乍涨绿到门”,是说刚刚涨满的春水已经漫过了门坎;“移楼临岸”,是指楼上的楼台已经接近岸边。接着写柳树、花树、江中游鱼以及渡口、矶石上的景物等。

下阕写别离之情。“流断华年不转”,是说青春已逝,无法挽回(“流”即消逝)的时光;“对芳影,私替浣纱人叹”,是说对着美丽的身影,替那些洗衣的女子感到惋惜(“替”是代替);“松雪溅涛”,“画舫浑高瞒堤半”,是说松树上的雪花如同飞溅的浪花一样四溅,画舫似乎更高,几乎遮住了江堤的一半。“江乡鱼价年年贱”,是说江边的渔民每年捕鱼时都能以低价出售鱼;“记柁阁香炊午饭”,是说记得舵手的饭盒里还留着香喷喷的米饭。“别来新翠苔矶,锦鸳睡暖”两句,是说自从离别之后,新的青苔长满了矶石,锦鸳(鸳鸯)睡得特别舒服,暖暖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