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斜烟淡夕曛,飞来玉屑竟纷纷。
不图四序原多雨,谁信连朝欲酿云。
古木噤鸦栖墨堞,空山踏鹿认冰纹。
少陵西岭千秋句,移赠山灵总莫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淡北八景戍台夕阳”:这句诗描述了在淡北地区的一个名为戍台的地点,夕阳西下的景象。戍台可能是一个瞭望台或者军事要塞,位于山丘之上。
“绝顶斜烟淡夕曛”:这里描绘了太阳落山后,余晖映照在山巅之上的情景。“斜烟”指的是夕阳斜挂在天际,而“淡夕曛”则形容夕阳的光线柔和而微弱。
“飞来玉屑竟纷纷”:这句诗用“飞来玉屑”来形容飘落的细碎物体,可能是树叶、花瓣等,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这些飘散的物质在空中形成一片片,仿佛是玉石般美丽。
“不图四序原多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四季变化中的雨水现象的感慨。他可能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雨水总是无预兆地降临。
“谁信连朝欲酿云”:这里的“云”指的是乌云或积云,作者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的担忧。他可能觉得天空中聚集的云朵预示着一场暴雨的到来。
“古木噤鸦栖墨堞”: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乌鸦停留在古老的木制结构上,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墨堞”是指古代城墙上的防御工事,通常用黑色涂饰。
“空山踏鹿认冰纹”:这句诗展现了作者在空旷的山野中行走的场景。他似乎听到了鹿群在林间穿梭的声音,并试图辨认出它们留下的足迹——那就是被冰雪覆盖的痕迹。
“少陵西岭千秋句,移赠山灵总莫分”:最后两句诗引用了杜甫的诗句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杜甫曾在诗中提到“少陵野客”,这里可能是借用了这个意象。作者将这两句诗赠送给山神,希望山神不要将这美好的景色分给其他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淡北地区戍台夕阳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于四季变化和暴风雨现象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无常。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法则的领悟。同时,他也通过对杜甫诗句的引用,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