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收涧水浑,闲骑款段过蛮村。
槟榔交暗青围社,椰子高悬赤映门。
卉服授经通汉语,铜镮把耒识君恩。
三年来往惭司教,喜见番童礼让敦。
【注释】
巡社:巡视地方上的祭祀。课:考查,考核。番童:指少数民族的儿童。款段:古代的一种马鞍,用皮革制成,两旁垂下。槟榔:一种热带果树。交暗青:交错排列。交,错杂。围社:环绕着社庙。椰子:一种热带果树。把耒:持耒耕田,泛指农事。铜镮(huán):古铜环。君恩:对君主或长官的感恩之情。礼让敦:礼貌周到,恭敬有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巡视少数民族地区时与当地少数民族儿童的交往情景。
首联写诗人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刚下过一场大雨,溪流暴涨,水势湍急,涧水浑浊。于是诗人骑马缓行,欣赏沿途风景,经过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庄。
颔联写诗人看到村中的少数民族儿童正在围绕社庙欢聚,他们手持槟榔树的果实,交错排列着,形成一道道美丽的花纹;而椰子树高耸入云,其果实挂满了整个门框,映得门户一片红彤彤。诗人不禁感叹这些少数民族儿童的淳朴和善良。
颈联写诗人看到少数民族孩子们正拿着书卷,认真地向老师学习汉语。他们身穿鲜艳的衣服,头戴铜环,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对他们充满敬意,并感谢他们对君王的感激之情。
尾联写诗人三年前来巡视少数民族聚居区,深感惭愧。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而孩子们却如此礼貌周到,恭敬有加,这让诗人感到欣慰。他高兴地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儿童能够尊重长辈,懂得礼仪,这让他感到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