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深掩静无哗,路入丛阴村径斜。
架拥图书高士业,香分蔬酒故人家。
檐前蜡炬三更月,水底笙歌两部蛙。
坐久不知行路倦,挑镫还与话桑麻。

《夜过李咏南村居》

注释:

  1. 柴门深掩静无哗:柴门是简陋的木门,用竹子做的。深掩,即紧闭。
  2. 路入丛阴村径斜:道路穿过浓密的树阴,显得曲折而幽静。
  3. 架拥图书高士业:书架上堆满了书籍,表明主人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4. 香分蔬酒故人家:香气从厨房中散发出来,菜肴和酒的味道都十分浓郁。
  5. 檐前蜡炬三更月:在屋檐下点着一支蜡烛,照亮了整个房间。
  6. 水底笙歌两部蛙:池塘里传来阵阵笙歌声,青蛙们也加入其中,形成了一幅热闹的景象。
  7. 坐久不知行路倦:因为沉浸在美好的时光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8. 挑镫还与话桑麻:挑着灯笼回来,继续与主人聊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游李咏南村的情景。首句“柴门深掩静无哗”,通过描述柴门紧闭,没有声音,表现了村庄的宁静和夜晚的寂静。第二句“路入丛阴村径斜”,描绘了道路穿过浓密的树阴,显得曲折而幽静。第三句“架拥图书高士业”,说明主人是一位学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学问。第四句“香分蔬酒故人家”,描绘了菜肴和酒的味道都很浓郁,显示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色和活动,如“檐前蜡炬三更月”、“水底笙歌两部蛙”等,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生动。最后两句“坐久不知行路倦”、“挑镫还与话桑麻”,表达了诗人沉浸在美好时光中的愉悦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温馨的村落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