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秋光老,君子意何迟。
似有东篱约,来吟招隐诗。
绿叶浓寒露,红衣淡水湄。
高山不可到,斯会宁易期。

【注释】

湖上:指西湖。秋光:秋天的景色。东篱约:采菊东篱的约约之情。招隐诗:陶渊明曾隐居在东篱之下,后人常以”东篱”代指隐居之处。《招隐诗》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情趣的诗。君子:此处指诗人自己。约:情意相投。

斯会:这聚会。易期:不易实现。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隐居西湖时的重阳佳节。诗人借重阳节之机,邀约好友同赏湖上荷花,并作诗以抒怀。全诗以“君子”自比,表明自己的高洁情操,以隐士自许,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首联点明时令和地点。“湖上秋光老,君子意何迟。”意思是说,湖上的景色已经十分衰老了,而你的心情为什么还这样迟迟不决呢?“湖上”指杭州西湖。秋天是一年中景色最为萧条的季节,然而在诗人的眼中却是最富诗意的时刻,因为秋天正是菊花开放的时节。“秋光”,即指这美好的季节。“老”字用得极妙。它既写出了西湖景色的衰老,又暗示了诗人此时心情的落寞,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人久久不到的惋惜。“君子”指作者自己。他在这里以“君子”自喻,表现出自己高洁的志趣。“意何迟”,即“心何以迟”。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心情何以如此迟疑不决呢?诗人在这里以问句起势,既表现出自己心情的迟疑不决,又为下文的倾诉打下了伏笔。

颔联承上启下,承接前一句的意思,由己及物。“似有东篱约,来吟招隐诗。”诗人想象着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你们好像约定要一同到东篱之下饮酒吟诗。这里所说的“东篱”,是指陶渊明所居之处。陶渊明爱菊,他在《饮酒》诗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东篱”、“南山”都是他的隐逸的象征。陶渊明的诗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因此,人们常常用“东篱”、“南山”等词来形容隐居的生活或隐士的高洁。

颈联进一步描写聚会的情景。“绿叶浓寒露,红衣淡水湄。”意思是说,荷叶茂密、露水滋润,红色的荷花浮现在清浅的河岸边。“绿叶浓寒露”,是说荷叶茂密,上面还挂满了露珠。“红衣淡水湄”,是说红色的荷花浮现在清澈的水边。这里的“红衣”指的是盛开的荷花,“淡水湄”指的是靠近水面的地方,也是荷塘中的浅水处。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荷叶茂密地生长在湖面上,上面的嫩绿的叶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红红的荷花点缀在清澈的小河旁,显得格外鲜艳动人。

尾联写聚会的情景。“高山不可到,斯会宁易期。”意思是说,高山是无法攀登的,这次聚会的机会是不会容易到来的。“高山不可到”,是说山很高峻,无法攀登;“斯会宁易期”则是说这种难得的聚会机会是很难遇到的。这里的“高山”和“斯会”都是比喻,暗指隐居的生活和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诗人在这里用“高山”来比喻隐居的生活,用“斯会”来比喻难得的机会,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