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经旧镇,指点七鲲洲。
父执多青眼,军民半白头。
楼高边海戍,路隔瘴云秋。
不尽当年感,何心话壮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重至安平镇——又来到曾经去过的地方,也就是安平镇。
又来经旧镇,指点七鲲洲。——又一次来到这里,我指着远处的七鲲洲。
父执多青眼,军民半白头。——我父亲的朋友们大多对我有很深的期望,而镇上的军民也大多是白发老人。
楼高边海戍,路隔瘴云秋。——高楼耸立在海边的哨所,道路远离了瘴气弥漫的秋季。
不尽当年感,何心话壮游。——无法体会当年的那种豪迈情怀,还有什么心思去谈论壮游呢?
注释:
- 重至:再次到访。
- 安平镇:地名,位于现在的广东省中山市,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
- 七鲲洲:地名,位于现在的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附近,历史上也是一个军事要地。
- 父执:指父亲的长辈或者朋友。
- 青眼:这里形容父亲的朋友对我有很深的期望。
- 白头:这里形容镇上的军民大多是白发老人,可能是指年纪大的人。
- 楼高边海戍:高楼耸立在海边的哨所。
- 路隔瘴云秋:道路远离了瘴气弥漫的秋季。这里的“路”指的是通往海边的道路。
- 不尽当年感:无法体会当年的那种豪迈情怀。
- 何心话壮游:还有什么心思去谈论壮游呢?这里的“壮游”可能是指年轻时的英勇之行或壮丽的旅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安平镇的回忆,诗人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诗人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即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年龄增长,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使得人们难以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激情和勇气。最后一句“何心话壮游”,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