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子甜过橘柚瓤,西瓜亢日得新尝。
因耽蕉果能清肺,酷爱番榴是别肠。
辨味谁能输荔子,解饥人只食槟榔。
西方移得波罗蜜,又种菩提间佛桑。
台江杂咏
柑子甜过橘柚瓤,西瓜亢日得新尝。因耽蕉果能清肺,酷爱番榴是别肠。辨味谁能输荔子,解饥人只食槟榔。西方移得波罗蜜,又种菩提间佛桑。
注释与分析:
- 柑子:柑橘类水果中,柑橘的品种繁多,味道甘甜,口感清新。在这首诗中,范咸以“柑子甜过橘柚”来描绘其口感之鲜美。
- 西瓜:西瓜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水果,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诗中提到“西瓜亢日得新尝”,意味着夏天的时候吃西瓜非常解渴。
- 蕉果(即芭蕉):芭蕉果实多汁,口感独特,可以生食或榨汁饮用。诗中描述蕉果能“清肺”,即有助于肺部健康。
- 番榴:番石榴,又称芭乐,其果实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诗人称其为“别肠”,意指别具风味的果实。
- 荔枝:荔枝因其独特的香气和甜美的口感而闻名。诗中将荔枝比喻为“辨味之冠”,说明其味道无与伦比。
- 槟榔:槟榔树的种子,常被嚼食。诗中的“解饥人只食槟榔”,反映了槟榔在当地的一种饮食习惯。
- 波罗蜜:即菠萝蜜,一种热带水果,以其丰富的果肉和甜味而受到喜爱。诗中的“西方移得波罗蜜”,指的是将这种水果从西方引入。
- 菩提间佛桑:菩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果实称为佛桑。这里可能是将佛桑与菩提树联系起来,象征着佛教的神圣与宁静。
赏析:
《台江杂咏》通过对各类水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美以及对当地饮食文化的观察。范咸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水果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寓意深远,不仅展示了范咸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生活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