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以后东坡诗,仙乎仙乎出尘姿。近来更有梦禅老,以画为诗人不知。
夜中快读东坡句,朝起便写古松树。松下仙人谁见之,写出空山辟谷趣。
先生曰笔不如指,自我有之自我使。高傅既亡指画稀,问君何处得此纸。
此纸沦落尘埃中,苔花黯淡秋烟蒙。万钱买归看万遍,云堂谡谡回天风。
梦禅作画诗龛题,梦禅老年懒于画,余许题诗,则必画之。
前例创始王黄倪。故人坟上木已拱,瞥见遗墨增愁凄。
李君一生爱朋友,求诗乞画年年有。跨驴访我月桥东,称述梦禅不绝口。
梦禅昔日图诗龛,罗聘惊为沈启南。山东亦有云林阁,城北曾无海岳庵。
【注释】
太白以后:太白,指唐代诗人李白,以豪放著称。东坡诗:苏东坡的诗作。仙乎仙乎出尘姿:形容诗歌超脱世俗,飘逸如仙人。近来更有梦禅老:近来又有了画师梦禅。以画为诗人不知:以绘画代替了写诗的创作。夜中快读:夜晚快速阅读。朝起便写古松树:早晨起来就创作《古松树》这首诗。松下仙人谁见之:松下的仙人是谁呢?写出空山辟谷趣:描绘出了空山中隐居生活的乐趣。先生曰笔不如指:老师说,笔不如指头来得快捷。自我有之自我使:自己有这个能力,就能随心所欲地使用。高傅既亡指画稀:高傅去世后,没有人能够画出指头所指示的东西。问君何处得此纸:你从哪里获得这纸呢?此纸沦落尘埃中:这纸被遗落在尘土之中。苔花黯淡秋烟蒙:苔藓上的花暗淡无光,秋天的烟雾弥漫。万钱买归看万遍:用重金购买回来,反复欣赏无数遍。云堂谡谡回天风:在云堂里回荡着天风。梦禅作画诗龛题:梦禅为诗和画的载体“诗龛”题字。懒于画:不善于绘画,但愿意为诗和画题字。前例创始王黄倪:这是先例开创者,王黄倪等人。故人坟上木已拱,瞥见遗墨增愁凄:故人的坟墓上的树木已经弯曲生长,忽然看见他的遗墨,增添了忧愁。李君一生爱朋友,求诗乞画年年有:李先生一生热爱朋友,每年都向别人索取诗文画作。跨驴访我月桥东:骑着驴子拜访我住在月桥东面的住所。称述梦禅不绝口:不停地称赞梦禅。梦禅昔日图诗龛:梦禅过去曾为诗和画的载体“诗龛”题字过。罗聘惊为沈启南:罗聘惊讶地认为它像沈启南的作品。山东亦有云林阁,城北曾无海岳庵:山东也有云林阁,城中曾经没有海岳庵。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者李山人以梦禅居士自喻,将梦中所见的一幅画作为东坡诗意遗墨的载体题写下来,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题壁诗。
首联:“太白以后东坡诗,仙乎仙乎出尘姿。”这里,作者首先对东坡诗作了概括性的评论,认为其具有超越尘世的飘逸气质。“太白”指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他擅长七绝,其诗多表现奔放豪迈、潇洒飘逸的风格。“出尘姿”,意谓超凡入圣,超脱尘世。“仙乎”,是感叹之词,表示赞叹之情。这一联是说自从太白之后,东坡的诗歌就具有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颔联:“近来更有梦禅老,以画为诗人不知。”接着,作者由赞颂东坡诗的飘逸风格转而写梦禅老来不善于绘画,却仍然热衷于书画艺术,并且还把画画当作写诗的一种手段来加以发挥,真是令人感到十分奇怪而又不可思议。“近来更有”,说明梦禅年纪越来越大而依然如此。“以画为诗人不知”,表明梦禅虽然不会写诗但却会画画,他以画代诗,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颈联:“夜中快读东坡句,朝起便写古松树。”“夜中快读”即夜晚快速地阅读。“朝起便写”即早上起来就开始写作。“古松树”即《古松图》。这两句是说,夜晚在灯光下迅速翻阅着东坡的诗词,第二天早上醒来就挥毫泼墨写下《古松图》。这里,作者通过“夜中快读”“朝起便写”等动作描写,突出了梦禅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风貌。
尾联:“松下仙人谁见之,写出空山辟谷趣。”这两句是说,松下的仙人是谁呢?写出来的是空山中隐居生活的乐趣。“辟谷”,是指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就是不食五谷,只食蔬果等素食,以求长生不老。“趣”,指情趣、乐趣。这两句是说,梦中所见的画中所描绘的是空山中的隐居生活情趣与乐趣。“谁见之”,即是谁看见了呢?“写出”,是写出的意思。这两句是对画中内容的具体描述,也是对画家梦禅作品的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梦禅老人的刻画和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梦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