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与城北,满目景苍凉。
村舍焚馀废,田园战后荒。
戒严多斥堠,伏衅惧萧墙。
不忍谈时事,西风易断肠。
【注释】
城南:指京城长安的南部。
城北:指长安城北部。
废:毁坏。
萧墙:指朝廷,也泛指内廷。
叱咄(chì hè):怒斥声。
戒严多斥堠(chì hòu):戒备森严,多设瞭望哨。
伏衅惧萧墙:隐伏的祸患害怕侵犯朝廷。
叱咄:怒斥声。
赏析:
首联“城南与城北,满目景苍凉。”写诗人站在长安城的城楼上,眺望南郊和北郊。“城南”和“城北”是指长安城的四周,而“苍凉”则是形容秋日景色之凄凉。这句诗描绘了长安城的周围景色,给人一种深深的悲凉之感。
颔联“村舍焚余废,田园战后荒。”则进一步描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村舍”,指的是战乱中被烧毁的村庄;“田园”则是指战后被破坏的土地。这两个词都是用来描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同情。
颈联“戒严多斥堠,伏衅惧萧墙。”则是说在战争期间,警戒线已经设置,但仍然有可能发生冲突。这里的“伏衅”(即隐藏的隐患)指的是可能的冲突或危险。而“萧墙”在这里指的是内廷,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用它来比喻政治斗争的内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内部矛盾和危险的担忧。
尾联“不忍谈时事,西风易断肠。”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后国家形势的忧虑。这里的“不忍谈时事”指的是不愿意谈论国家的政治形势,因为那会带来痛苦。而“西风”则是用来象征秋风,代表着秋天的到来和寒冷的气息。“易断肠”则表达了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前景的担忧以及个人内心的痛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