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乱如麻,闻来痛益加。
有兵皆扫箨,无饷转量沙。
浩劫三千里,沉冤百万家。
城廛邱陇似,寂寞只啼鸦。
【注释】:
闻:听说。内地:指战乱中的中原地区。近信书:最近的来信。叹:感叹,慨叹。麻:纷乱、混乱。有兵皆扫箨(tuo):意思是说,所有的军队都扫荡了竹简。箨:竹笋脱去的皮壳,这里借指书信。转量沙:转运粮食。沙:这里指粮食。浩劫三千里:意思是说,浩劫波及了方圆三千里的地区。沉冤百万家:意思是说,冤屈和不幸延续了数百万人家。邱陇:坟墓。这里泛指百姓之家。寂寞只啼鸦:意思是说,只有乌鸦在空寂中哀鸣。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流寓秦州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当时,吐蕃侵犯唐朝边境,长安一带大饥,诗人听到中原战乱,十分感慨万千。全诗以“叹”字贯穿始终。诗中通过描写战乱后的社会状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自己被流放的悲哀之情。
首联起句点明主题,“世事乱如麻”,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局势的形象描绘。诗人用“乱如麻”这个比喻,把纷繁复杂的世事比作一张乱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的社会混乱之态。这种混乱局面是由于外敌入侵导致的,而诗人却只能从远方听闻,更加凸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有兵皆扫箨”,意思是说,所有的军队都扫荡了竹简,而“无饷转量沙”则意味着没有粮食可以转运。这里的“箨”指的是信件,“量沙”则是粮食的意思。诗人用这两个词来象征战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破坏。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无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厌恶。
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浩劫三千里”指的是吐蕃侵略的范围非常广泛,波及了方圆三千里的地区。而“沉冤百万家”则是指许多无辜的人们遭受了冤屈和不幸,延续了数百万人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无辜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
尾联则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城廛丘陇似”指的是城市的废墟,像丘坟一样;“寂寞只啼鸦”则是指只有乌鸦在空寂中哀鸣。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社会状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战争的痛恨和厌恶。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乱的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