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苍茫黯远岑,乱山匼匝白云深。
雁传寒信月千里,鸦咽啼声霜半林。
远浦帆樯烟隐隐,下方钟鼓夜沉沉。
幽香闻道生空谷,欲谱猗兰一曲琴。
《夜宿观音山》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景,描绘了观音山秋夜的景色:山色苍茫而遥远,山峦重叠而云雾深浓;大雁传书报信,明月照千里;乌鸦啼叫,霜降林中。后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幽深静寂的空谷的向往和对音乐艺术的酷爱。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秋色苍茫黯远岑
释义:秋日的山水颜色苍茫,远方的山峰显得昏暗。
注释:这里的“黯然”形容山色的暗淡,给人一种深远、朦胧的感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2. 乱山匼匝白云深
释义:群山环绕,云雾缭绕。
注释:匼匝(zhōu)是围拢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形成一片云雾缭绕的景象。
3. 雁传寒信月千里
释义:鸿雁传书,传递着远方的信息,月光照耀万里。
注释:雁是一种候鸟,它们在秋天迁徙时会飞越千山万水,因此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的传递。月千里则形容月亮高悬夜空,照亮了遥远的路程。
4. 鸦咽啼声霜半林
释义:乌鸦啼叫,声音凄厉,霜气覆盖了树林的一半。
注释:鸦鸣通常与孤独和哀伤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霜半林则表现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寒冷。
5. 远浦帆樯烟隐隐
释义:远处的水边,帆船的桅杆上烟雾袅袅升起。
注释:浦指的是河流入海的地方,帆樯(fāng jiāng)指船上的帆篷和桅杆,烟隐隐形容烟雾缭绕,给人以朦胧、飘渺之感。
6. 下方钟鼓夜沉沉
释义:山下寺庙里传来钟鼓的声音,夜晚深沉而宁静。
注释:钟鼓是古代寺庙中常用的乐器,此处用以象征寺庙的庄严和神圣。夜沉沉则表现出夜晚的寂静和深远。
7. 幽香闻道生空谷
释义:山谷中传来淡淡的香气,让人心生向往。
注释:幽香往往与自然和谐相融,这里可能是描写自然界的清新气息或者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8. 欲谱猗兰一曲琴
释义:想要弹奏起《猗兰》这首曲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注释:《猗兰》是一首古代的乐曲名,这里可能是指一种高雅的音乐形式。诗人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显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译文
秋日的山水颜色苍茫,远方的山峰显得昏暗。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大雁传书报信,明月照千里。乌鸦啼叫,霜降林中。远处的水边,帆船的桅杆上烟雾袅袅升起。山下寺庙里传来钟鼓的声音,夜晚深沉而宁静。山谷中传来淡淡的香气,让人心生向往。想要弹奏起《猗兰》这首曲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