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何人有远谋,可怜未雨失绸缪。
一朝闻警忙擐甲,半夜量沙枉唱筹。
中泽嗷鸿声倍苦,孤城掘鼠事堪忧。
男儿莫作守钱虏,纳粟曾闻卜式侯。
解析: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兵饷支绌,劝输感作 - 这里“兵饷支绌”表示军饷短缺。“劝输感作”可能意味着人们因为担忧和不满而开始捐献。
- 肉食何人有远谋?可怜未雨失绸缪 - “肉食”指统治阶级,即贵族或高级官员。“有远谋”可能指的是他们能够预见未来并作出长远的考虑。然而,“未雨失绸缪”表示在灾难到来之前没有做好准备。
- 一朝闻警忙擐甲,半夜量沙枉唱筹 - “一朝”可能指突然听到警报。“擐甲”是穿上盔甲准备战斗的意思。“量沙枉唱筹”则形容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匆忙准备但效率低下。
- 中泽嗷鸿声倍苦,孤城掘鼠事堪忧 - “中泽嗷鸿声”可能形容战争或困难环境中人们的哀鸣。“孤城掘鼠事堪忧”表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即使是小事也令人担忧。
- 男儿莫作守钱虏,纳粟曾闻卜式侯 - “守钱虏”可能指的是只关心金钱的人。“卜式侯”是汉代人物卜式的故事,他通过卖马换取粮食救济灾民,后被封为侯。这里可能是讽刺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关心国家和人民疾苦的人。
译文:
兵饷支绌,劝输感作
吃肉的小人哪有远谋?可怜未雨失绸缪
一听到警报忙穿甲,半夜量沙枉唱筹
中泽嗷嗷声更苦,孤城掘鼠事堪忧
男儿莫作守钱虏,纳粟曾闻卜式侯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军队的军饷不足,士兵们的生活困难;统治阶级对国家的安危漠不关心,只是忙着享乐;一旦发生灾难,人们才会惊慌失措地准备应对。诗中的“肉食”一词批评了那些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和人民的统治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贤臣如卜式(汉代人),他们虽然生活艰苦,却仍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呼吁人们要有远见卓识,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