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海旌旄驻水滨,临淮壁垒一时新。
东瀛建节来儒将,北道输粮作主人。
制梃民皆怀旧德,挥戈军定扫妖尘。
执殳我愿前驱作,报国酬知敢惜身。
横海旌旄驻水滨,丁述庵观察督师剿匪至淡,赋呈
横海旌旄驻水滨,丁述庵观察督师剿匪至淡,赋呈
译文:
横海的旌旗在水边驻扎,面对淮河的壁垒一时显得崭新。
东瀛的儒将来到此地建节,北道的粮草成为主人。
百姓都怀念旧日的恩情,挥舞长戈平定妖氛。
我愿执殳为前驱作战,报效国家,报答知遇之恩,我怎敢吝惜自身?
注释:
- 横海: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地区或地方。
- 驻水滨:驻扎在水边。
- 丁述庵观察督师剿匪至淡:丁述庵是一位官员,被派去剿灭土匪。至淡可能是他到达的地方。
- 横海旌旄:横海的旗帜。
- 制梃民皆怀旧德:百姓们怀念丁述庵以前对他们的好处。
- 挥戈军定扫妖尘:挥舞长戈平定妖氛,清除敌人。
- 执殳我愿前驱作:我愿意作为先锋,勇往直前。
- 报国酬知:回报国家,报答知遇之恩。
赏析:
这首诗是丁述庵观察督导剿匪工作后所作的赋呈。首联描绘了横海旌旗和水边阵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威武雄壮的气氛。颔联则描述了东瀛的儒将来到此地建立节度,以及北道的粮草成为主人的情况。这两联展现了丁述庵在当地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他对当地的关注。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当地人民对丁述庵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百姓们的关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意愿和决心,愿意作为先锋,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朝廷效力。这首诗既展示了丁述庵的形象,也表达了他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