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萧萧石径长,四围山色渐苍茫。
帆悬日影归秋浦,鹤带钟声度晚塘。
绿叶半枯棚上豆,短条渐秃渡头杨。
秋光到眼皆诗料,吟草零星尽入囊。
【注释】
萧:萧条。
帆悬:指船帆高挂。秋浦: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北。晚塘:傍晚的池塘。
棚上豆:豆子挂在棚顶上。短条渐秃:指柳树的枝条逐渐脱落,变短了。渡头杨:指渡口旁的杨柳。
皆诗料:都是诗的素材。
吟草:指诗歌。零星:散乱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全诗描写了秋天日暮时分,诗人独自漫步溪边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林木萧萧石径长”,描绘了一幅秋林景色图。树木萧瑟,枝叶凋零,给人一种凄凉之感;石径曲折,延伸无尽,给人以深远之意。这两句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也烘托了诗人的情绪。
次句“四围山色渐苍茫”,进一步描绘了秋夜山色之美。四周的山色渐渐变得朦胧、模糊,给人一种空灵之感。这两句话一前一后,形成了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第三句“帆悬日影归秋浦”,描绘了一幅夕阳下归帆的美景。太阳西沉,余晖洒满江面,帆船高悬,映照在水面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几句话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鹤带钟声度晚塘”,描绘了一幅鹤群飞过晚塘的景象。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一只只鹤带着悠扬的钟声飞过晚塘,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这几句话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融入了作者的想象和情感,使整个画面更具艺术魅力。
第五句“绿叶半枯棚上豆”,描绘了一棵枯萎的豆苗挂在棚架上的景象。豆苗虽然枯萎了一半,但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这一句话既展现了自然景观,又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短条渐秃渡头杨”,描绘了岸边杨柳的枝条逐渐脱落的景象。随着季节的变化,河边的杨柳枝条逐渐变秃,给人一种岁月流逝的感觉。这几句话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反映了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更迭。
最后一句“秋光到眼皆诗料”,以诗人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认为眼前的秋光都是诗的材料。这句话既表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又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热爱。
整首诗以“秋”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