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荷锸来,亟亟命芟弃。
姑息勿如前,丛生任其炽。
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
窗前留不除,茂叔取生意。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
况夹蒺藜生,何可疏防备。
不忍剪伐严,将遂纵横志。
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
庭变荆棘林,非种还为祟。
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
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
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
姑息祸之媒,优柔害之使。
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如疑未必然,是我曾亲试。

【译文】

晋简文帝曾说:“会心处不在远。” 这句话出自他的《谢安石论》。我进入西圃,有触景而生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童拿着锄头跑来,急忙命令他铲除杂草。

姑息养奸不可取,任其蔓延不加制止。

势盛时想拔掉它,却因甃石被拖累。

窗前留下不清除,这株植物得以生长。

虽有博爱之心,最终滋蔓滋生忌恨。

何况夹着蒺藜生长,怎能不加以防范?

不忍心剪伐严紧,将遂纵横恣意发展。

转眼春雷轰鸣,已成势力之臂。

庭中变成荆棘林,非种子也。

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

斩刈叹息已迟,浑身都是芒刺。

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

姑息是祸之媒,优柔是害之使。

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如有疑问未必然,这是我亲眼所见。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主旨,“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帝语也。“余入西圃”四句为第一段,写诗人在西圃看到草木茂盛,而小童却急于铲除,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姑息勿如前,丛生任其炽”两句,进一步写出了这种矛盾心态的由来。第三段至第八段写草木丛生后的种种弊端。“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两句,写铲除草木后带来的后果。“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两句,写春雷之后,草木更加茂盛,形势更加严峻。第九段到第十二段写草木丛生后的种种弊端。“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两句,指出了草木丛生后的危害。第十三段到第十六段写草木丛生后的种种弊端。“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两句,指出了草木丛生后的危害。第十七段写最后的结果,“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两句,揭示了本诗的主旨。最后三段,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后人:姑息养奸,优柔寡断,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是不可取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