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鼓动摧花,觞政如鬼蜮。赌谜并猜枚,各炫所长力。
上者给朱提,次者分笔墨。胜者足矜夸,负者亦悚恧。
男爵背「少仪」,女使诵「内则」。啾嘈杂火爆,轰雷来莫测。
耄者犹未闻,怯者两耳塞。大仆方逞能,小婢多逃匿。
一堂哄笑声,四座欣悦色。和睦家之肥,何暇论饮食。
人生重团圆,半世求不得。兹夜骨肉亲,其馀焉敢必。
大笑视荆人,此乐可云极。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杨慎的《乙丑除夕团圆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羯鼓动摧花,觞政如鬼蜮。赌谜并猜枚,各炫所长力。
- “羯鼓”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羊皮制成,鼓声激昂,常用来驱邪。
- “觞政”指的是宴会上的游戏或竞赛,类似于现代的桌游。
- “鬼蜮”是指暗中作祟、阴险狡诈的人。
- “赌谜”是指猜测谜语。
- “猜枚”是一种掷骰子猜大小的游戏。
- “各炫所长力”是指每个人都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 上者给朱提,次者分笔墨。胜者足矜夸,负者亦悚恧。
- “朱提”是一种珍贵的丝织品,也指富贵人家。
- “分笔墨”是指分配笔墨纸张等文房四宝。
- “胜者足矜夸”是指胜利者值得夸耀。
- “负者亦悚恧”是指失败者感到羞愧。
- 男爵背「少仪」,女使诵「内则」。啾嘈杂火爆,轰雷来莫测。
- “男爵”是指贵族或官员。
- “背」少仪」”是指背诵礼仪规则,“少仪”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少仪礼”。
- “女使”是指宫廷中的侍女。
- “诵」内则」”是指诵读《内则》,这是一本关于宫廷礼仪的书。
- “啾嘈杂火爆,轰雷来莫测”形容场面喧哗混乱,像打雷一样不可预测。
- 耄者犹未闻,怯者两耳塞。大仆方逞能,小婢多逃匿。
- “耄者”是指年老的人。
- “怯者”是指胆小害怕的人。
- “大仆”是指仆人中的长者。
- “小婢”是指女仆或年轻的侍女。
- “方逞能”是指正在炫耀自己。
- “多逃匿”是指其他人选择避开。
- 一堂哄笑声,四座欣悦色。和睦家之肥,何暇论饮食。
- “一堂”是指全体人员聚集在一起。
- “哄笑声”是指人们欢笑的声音。
- “四座”是指四周的人群。
- “和睦家之肥”是指家庭和睦幸福,不必讨论吃穿。
- “何暇论饮食”是指没有时间谈论食物和饮料。
- 人生重团圆,半世求不得。兹夜骨肉亲,其馀焉敢必。
- “人生重团圆”是指人们重视团聚的时刻。
- “半世求不得”是指在一生中很难找到真正的团圆。
- “兹夜骨肉亲”是指在这个夜晚能够和家人团聚。
- “其馀焉敢必”是指其他时刻不敢肯定能够团聚。
- 大笑视荆人,此乐可云极。
- “荆人”是指荆轲,一个历史人物。
- “大笑”是指开怀大笑。
- “此乐可云极”是指这种快乐是极致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除夕夜的快乐场景。从开始的热闹气氛到最后的团圆,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家庭团聚和欢乐时刻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多种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不同年龄、职业的人们的行为和反应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