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饷搅林闻淅沥,几时泄地踏晶寒。
指头尽有千幢现,云里惟将一鉴看。
地旷蛙声来鼓吹,池深蟆影窟盘蟠。
太阴圆缺干渠事,却笑卢仝泪不干。
【注释】
见月有感:看见月亮而有所感怀。
淅沥:象声词,形容雨声细碎。
泄地踏晶寒:指月光洒满大地,晶莹剔透如水。
千幢:形容树木众多。
云里惟将一鉴看:指在云端中只能看到一片明亮的月光。
干渠:渠道,这里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
却笑卢仝泪不干:指虽然有感于世事的变迁,但仍不能改变自己的情感。
【赏析】
此诗以“见月有感”为题,诗人通过描绘月夜景色,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全诗以景起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
首句“一饷搅林闻淅沥”,描写了月光如水洒在树林中,声音细碎如同下雨一般。第二句“几时泄地踏晶寒”,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如水洒满大地,晶莹剔透如水。这两句诗以景起兴,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月夜景色,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第三句“指头尽有千幢现”,描述了在月光下,万物都显得清晰可见。第四句“云里惟将一鉴看”,进一步描绘了在云端中只能看到一片明亮的月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月色之美。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第五句“地旷蛙声来鼓吹”,描述了在空旷的原野上,青蛙的叫声如同鼓乐一般热闹。第六句“池深蟆影窟盘蟠”,进一步描绘了在池塘深处,蛤蟆的影子盘绕着,形态各异。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动物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第七句“太阴圆缺干渠事”,描述了月亮的变化与世事发展的关系,即月亮圆缺的变化反映了世事的变迁。第八句“却笑卢仝泪不干”,则以卢仝之泪未干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对世事变迁有所感慨,但仍无法改变自己的情感,只能苦笑面对。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