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闻初地,凌朝试远寻。
依然一茅宇,宛在千竹林。
芳草定时积,清池雨后深。
对君论古迹,寂寞起幽心。
【注释】
过:拜访;上人:僧人。凌朝:早晨;依然:依然存在,仍然在;一茅宇:茅屋;宛:好像;时:时常;清池:清幽的水池;幽心:寂寞的心境。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叙作者访寻辉上人的情景。诗中描写了辉上人的茅屋、竹林、芳草等景物,表现了一种高远、闲适的生活情趣。
“早岁闻初地”,意思是说在年轻时就听说过这个地方,这里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写景抒怀。
“凌朝试远寻”,意思是说早晨起来就去追寻这个传说的地方。“凌朝”指清晨起床;“试远寻”指去探寻。
“依然一茅屋,宛在千竹林”,意思是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辉上人的茅屋和竹林依旧存在。“依然”表示过去的样子,“宛”有似乎、好像的意思,“竹”在这里指竹林。这两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辉上人及其居处景色的留恋之情。
“芳草定时积,清池雨后深”,意思是说芳草经常是绿色的,而清池在下雨后会变得更深。这里的芳草和清池都是辉上人的住所中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可以想见辉上人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定时”即常常,“积”是堆积之意。
“对君论古迹,寂寞起幽心”。意思是说,面对辉上人说古道今,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寂寞。“对君论古迹”是指谈论辉上人的故居和旧事;“寂寞起幽心”是指由于谈论往事,而使内心更加感到寂寞。这两句写诗人与辉上人的交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这首诗是诗人访辉上人家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清晨起来后就去了辉上人的茅屋和竹林,在那里他看到了辉上人的居所和景物,感受到了那里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最后,诗人与辉上人进行了交谈,并因为谈论往事而感到内心孤独。整首诗歌语言平易,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