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已穷云水地,何人小筑傍湖阴。
穿村正喜迎枫叶,问菊翻成到竹林。
隔浦山低嫌浪阔,远帆风定觉秋深。
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炼字艺术和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诗歌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歌的主旨情感和思想内涵。
“湖浦”即湖边小道,作者通过描绘湖边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晚步已穷云水地,何人小筑傍湖阴。”意思是:傍晚漫步于湖边小路,已经走到了云和水的尽头,哪里还有人家的小宅靠近湖岸呢?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漫步时,感叹自己身处的环境优美,而周围却没有人烟。“晚步”指傍晚散步,“穷”是尽的意思,“已穷云水地”意谓走过了云和水之尽头,也就是走到湖边小路的尽头,“何人小筑傍湖阴”,“何人”指谁;“小筑”是指简陋的居所;“傍”是靠近的意思;“湖阴”指的是湖岸边。这句写景抒情,写出作者行走至湖边的美景与心境,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
“穿村正喜迎枫叶,问菊翻成到竹林。”意思是:我正在欣赏着满山遍野的枫叶,突然听到有人问道:“你为何要去问这菊花?”原来是有人在邀请我去竹林游玩。“穿村”指经过村庄,“正喜”是高兴地,“迎”是欢迎的意思;“翻成”指被询问后回答,此处为反问的语气,表明作者对这种邀请表示高兴;“问菊”指向人请教有关菊花的知识,“竹林”是指竹林里;“竹林”是竹类植物的总称,泛指山林竹林。这句描写了作者因赏秋色而心情愉悦,并由此结识新友的愉快经历,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隔浦山低嫌浪阔,远帆风定觉秋深。”意思是:隔着江面看远处的山很低,但怕有波浪,所以觉得它很高。远处的船帆随风稳定,秋天的气息也愈发浓厚了。“隔浦”指江流中隔开了的河岸,“山低”指江岸上山的颜色较淡,“嫌”是嫌弃的意思,“浪阔”指江水很宽,浪花很大。“远帆风定”指远去的帆船在风中稳定,“觉”是感觉的意思。这句写景抒情,通过对两岸风景的描绘,表现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缘知落日堪乘兴,少伯扁舟未可寻。”意思是:如果知道落日时分正好可以出游,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去乘舟游览。“缘知”即“既然知道”,这里指诗人已经预感到或知道了这个时间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节,“落日”指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乘兴”指趁着兴致,尽情游玩之意;“少伯扁舟”是说自己还没有找到乘舟游玩的机会。这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出游的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诗人晚年。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晚步湖滨,偶遇友人相邀,欣然赴约。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途中的所见所感,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末两句写诗人因未能如期赴约而遗憾之情。全诗意境清幽宁静,语言简洁明快,感情真实质朴,富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