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关高踞万山中,楚蹶嬴颠角两雄。
螺黛插天分向背,鸿沟刬地隔西东。
春寒不散蜂腰雪,日瘦难禁马首风。
太息商于六百里,一朝割弃为和戎。

武关

层关高踞万山中,楚蹶嬴颠角两雄。

螺黛插天分向背,鸿沟刬地隔西东。

春寒不散蜂腰雪,日瘦难禁马首风。

太息商于六百里,一朝割弃为和戎。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层关高踞万山中”:这句描述武关高耸入云,位于连绵不绝的群山之间。
  2. “楚蹶嬴颠角两雄”:指楚国和秦国两个强国在战争中相互角逐,如同争夺霸主地位的两头雄狮。
  3. “螺黛插天分向背”:螺黛(螺壳)插入天际,形容武关地势险要,形势如画,具有天然屏障的作用。
  4. “鸿沟刬地隔西东”:比喻秦楚之间的分隔如同鸿沟一样明显,界限清晰。
  5. “春寒不散蜂腰雪”:春天时山间仍残留着寒冷的气息,蜜蜂在花间飞舞,仿佛带着冬日的寒霜。
  6. “日瘦难禁马首风”:形容太阳逐渐西斜,马儿难以承受西风,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凄凉景象。
  7. “太息商于六百里,一朝割弃为和戎”:叹息商州(今陕西省商县)距离长安有六百里远,但最终被秦国抛弃,用于和平外交。

译文

武关屹立于万山之中,宛如雄狮争霸之地。其地形险峻,如螺黛般插入天空,展现出天然的屏障作用。秦楚之间隔如鸿沟一般分明,两地间的界限清晰可见。春天来临,尽管气候依旧寒冷,但蜜蜂在花间飞舞,仿佛带着冬天的余寒。太阳逐渐西下,马儿难以承受西边的冷风,展现出一幅凄凉的景象。诗人感叹,商州(今陕西省商县)虽然离长安有六百里的距离,但却最终因战略需要而被秦国放弃,成为和戎的象征。

赏析

本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武关的雄伟壮观和历史变迁。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和象征等手法,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首句即点出武关的重要性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诗人借由武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叙述,诗人也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