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岩扃定几秋,无端物色到留侯。
唐家机肉肥鹦䳇,晋室残脐噬马牛。
漫说壶关先入蜀,莫须周勃始安刘。
谷山老父传书久,伟业何妨建白头。
【注释】
①“高卧”二句: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名四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lù)里先生)。他们隐居在商山,过着清贫的生活。“几秋”,指几年。
②“唐家”三句:唐家,指南唐,以杨贵妃进宫为标志;机肉,指宦官专政;鹦䳇,即鹦鹉,这里借指鹦鹉洲,即今湖北武昌一带。晋室,指南朝,因司马氏篡夺皇位而亡,所以用晋室来泛指南明政权。残脐噬马牛:语出《左传》:“昔有仍氏生女駓乳,桑谷共生。故命之曰‘女隗’。”后以“有妫”比喻女子,这里泛指南明朝臣。
③壶关:地名,在陕西韩城东南。传说刘邦入关时,张良曾建议说:“关中天险,可据而守之。”所以后人就称此关为“壶关”。刘秀入定中原,也说这是先入蜀的。
④伟业:伟大的业绩。建白头:指辅佐帝王,建立大业。《汉书·董仲舒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董仲舒、公孙弘、刘向、萧望之、韩延寿、翟方进之徒皆掌故。武帝亲策之,言议应对,咸造圣智,宾日引论,辨对移日,草稿成册,书不能减,口不能食。”后遂以此称代皇帝起草诏文的人。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前六句每句七个字,最后一句七个字。中间四句,第一句七个字,第二句五个字,第三句七个字,第四句八个字;最后一句七个字。中间各句都押平声韵,最后两句押仄声韵。全诗押韵严密。
诗的起句“高卧岩扃定几秋”,意思是隐居者像岩石一样安闲地静卧着,一躺就是几年,没有一点动静。“几秋”二字,点明时间。“无端物色到留侯”一句,写隐居者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不同。张良虽然隐逸多年,但后来却为刘邦制定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大功。因此这两句表面上似乎在说自己隐居了很长时间,但实际上却是在暗讽那些身居高位而不思进取的人。
第二联“唐家机肉肥鹦䳇,晋室残脐噬马牛”,意思是唐朝的宦官专权,就像肥肥胖胖的鸭子吃食一样,而晋朝的君主们却像饿虎一样吞食百姓的血汗钱。这两句话都是用典,“唐家”指唐朝,“晋室”指晋朝。这两句表面上是在批评唐宋两代的统治者,实际上是在暗讽那些身居高位而又贪图享乐的人。
第三联“漫说壶关先入蜀,莫须周勃始安刘”,意思是有人说张良是最早进入蜀地的,但是张良并不是这样做的。因为张良知道刘邦需要的是自己的智谋而不是武力。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是在赞美张良的聪明才智,实际上却是指那些只懂得耍小聪明却不懂得大道理的人。
最后一联“谷山老父传书久,伟业何妨建白头”,意思是隐居者已经隐居了很长时间了,现在他开始给朝廷上书了。因为他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所以他被称为“白首老人”。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是在赞美隐居者的品德,实际上却是指那些只懂得追求名利却不懂得珍惜时光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它通过对比张良与唐宋两代的统治者的行为,揭示了他们的共同点:都只是善于玩弄权术而不善于治理国家。同时,它也通过对比隐居者和那些只懂得追求名利而不懂得珍惜时光的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者的赞扬和对于那些只懂得追求名利而不懂得珍惜时光的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