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月照西山石,下有古桂高千尺。
参天黛色欺老松,拔地苍柯傲贞柏。
幽崖晚绽金粟香,密径朝涵玉露白。
长留人世阅兴亡,历尽沧桑谁护惜。
陶公昔日镇江东,澄清江表生英风。
坐踞胡床发啸咏,行携仙友娱晴空。
晓波近挹樊口水,疏林俯瞰吴王宫。
直与鹫峰现法界,疑蹑蟾窟非人功。
吁嗟人往名已重,太息偏安谋不用。
百回运甓费辛勤,两翼冲霄谁纵送。
春华枉自集甹蜂,秋实何曾喂丹凤。
只馀过客任攀条,遗植于今说隆栋。
武昌寒溪访陶桓公手植桂,用少陵古柏行韵
团团月照西山石,下有古桂高千尺。
参天黛色欺老松,拔地苍柯傲贞柏。
幽崖晚绽金粟香,密径朝涵玉露白。
长留人世阅兴亡,历尽沧桑谁护惜。
注释:这首诗以“武昌寒溪访陶桓公手植桂”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和对桂花的喜爱。诗中描绘了月光照映下的西山石,下面生长着一株高达千年的古桂树;参天的绿叶遮住了苍劲的老松,而拔地而起的枝干又傲然地挺立着坚韧的贞柏。诗人还描述了在幽静的山崖上,晚开的桂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而密布的小径旁,早晨时露水晶莹洁白,给人们带来了清新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
译文:团团月亮照耀着西面的山石,下面是一株高高的古桂,它的枝叶高耸入云。参天的绿叶遮蔽了苍劲的老松,而那挺拔的枝干却如同坚韧的贞柏一样傲然挺立。深山幽谷中的花朵晚开时散发出金色的香气,小路上清晨露水的晶莹洁白让人感到清新。这棵古桂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替,历经沧桑却依然被人们所珍视。
赏析:《武昌寒溪访陶桓公手植桂》是明代诗人李流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写武昌寒溪中生长的古桂,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和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古桂、老松、贞柏等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陶渊明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参天黛色欺老松,拔地苍柯傲贞柏。
注释:诗句中的“参天黛色”指的是高大的树冠遮盖了天空,使得树木看起来如同黛色的山峰一般;“拔地苍柯”则形容树枝直立,如同巨大的树根一样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中。这些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一棵古桂树的雄伟壮观。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古桂树的赞美,展现了其在自然界中的崇高地位。它不仅高大威猛,而且坚韧顽强,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它也代表了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既宏伟壮丽又脚踏实地。
秋实何曾喂丹凤。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果实丰收的喜悦之情。然而,这种喜悦却被另一种情感所抵消——那就是对于无法实现的愿景的遗憾和失望。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渴望能够拥有像秋天那样硕果累累的生活,但又知道这样的梦想太过遥不可及。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度和内涵,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只馀过客任攀条,遗植于今说隆栋。
注释:诗句中的“过客”指的是那些只是偶然来到此地的人;“遗植”则是指那些曾经被人们珍视并精心呵护的植物。这里特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他曾亲手栽种了一棵桂树,如今虽然只剩下一些枝条可供欣赏,但却仍然承载着他的记忆和情感。这种对过去的留恋和珍惜使得诗歌充满了怀旧和感伤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描写武昌寒溪中的古桂树、表达作者的感慨和思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