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危岩壁立悬,青余一线望中天。
镫随斜月光无定,铃飐乾风响不圆。
千里驰驱经绝塞,五更雨雪逼残年。
归期准与寒梅约,粥鼓香花腊八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描绘了他在波罗岭早行的情景。下面逐句解释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夹道危岩壁立悬,青余一线望中天。”
释义:道路两旁高耸的山崖像刀劈一样直立,远处的天空仿佛被一条青色的细线勾勒出来。
注释:夹道——指两山之间狭窄的道路。危岩——高耸的岩石。壁立——像刀锋一样的陡峭。悬——直上而下。青余——青色的山峦。一线——形容天空的远景。望中天——在视线之内仰望天空。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波罗岭险峻的地势和苍茫的天空景象。通过“夹道危岩壁立悬”写出了道路两侧山崖的高耸险峻,而“青余一线望中天”则以远景的方式表现了天空的辽阔和山峦的苍茫。
第二句:“镫随斜月光无定,铃飐乾风响不圆。”
释义:夜行时灯笼随着斜射的月光摇曳不定,车铃随着干燥的秋风响彻四方却听不到回音。
注释:镫(dēng)——古代行车时用的照明用具。斜月——斜着的月亮。光无定——指灯笼的光随着时间或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响不圆——形容铃声响亮但传不到远方。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随”、“飐”、“响”等动词传达了一种动态的、生动的画面感。灯笼和铃铛作为光源和声源,在夜色和风中表现出一种飘忽不定而又富有节奏感的状态,体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寂寞。
第三句:“千里驰驱经绝塞,五更雨雪逼残年。”
释义:长途疾驰穿越荒凉的边境,五更时分下起了大雪,将我逼近年关。
注释:驰驱——快速奔跑。经——通过。绝塞——荒凉的边塞。残年——即将过去的一年。
赏析:这一句描写了旅途中的艰难困苦,通过“千里驰驱”展现了旅途的漫长和艰险,而“五更雨雪逼残年”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与旅途的艰难。这里的“残年”不仅是对时间的描述,也象征着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第四句:“归期准与寒梅约,粥鼓香花腊八前。”
释义:我打算在寒梅花开的时候回来,那时寺庙里的粥饭香气弥漫,腊八节即将到来。
注释:归期——回家的日子。约——约定。粥鼓——寺庙里用来煮粥的鼓声。香花腊八前——腊八节即将到来。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希望和期待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期盼以及对未来腊八节的喜悦。通过对腊八节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