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坐一室,凿空谈两戒。
既未足迹经,岂免多所怪。
繄余披短衣,三年歌出塞。
巍巍大境门,揽胜兹游再。
晓日明战场,微风净埃壒。
万帐屯中央,营开见旌旆。
天公妙设险,有意限中外。
突然作一束,两崖屺相对。
城高鸟飞绝,径窄马蹄碍。
以此控北部,岂曰非要害。
边声起惊笳,明驼过成队。
有令促下鞍,行人罔敢懈。
目览地势雄,心识神州大。
他日话游踪,抵掌亦一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大境界门时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感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书生坐一室,凿空谈两戒。
  • “书生”指的是读书人或学者。
  • “凿空”意为深入研究、探讨。
  • “两戒”指两种道德规范或戒律。
  1. 既未足迹经,岂免多所怪。
  • “足迹经”意味着走过很多地方。
  • “岂免”表示不能免除或难免有怪癖之处。
  • 这两句表达了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到过这些地方,但难免对这些地方感到好奇或奇怪。
  1. 繄余披短衣,三年歌出塞。
  • “繄余”即“我”。
  • “披短衣”意味着穿着简单的衣服。
  • “三年歌出塞”指在出塞期间唱的歌。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出塞期间的经历和感受。
  1. 巍巍大境门,揽胜兹游再。
  • “巍巍”形容高大壮观。
  • “大境门”指某地的大门或名胜。
  • “揽胜兹游再”表示再次游览这个地方并欣赏它的美景。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境界门的赞美和再次游览的心情。
  1. 晓日明战场,微风净埃壒。
  • “晓日”指清晨的阳光。
  • “明战场”指战场上清晰可见的景象。
  • “微风净埃壒”表示微风吹散了尘埃。
  • 这两句描述了清晨时分战场景象的美丽和清新空气给人的感觉。
  1. 万帐屯中央,营开见旌旆。
  • “万帐”形容军队众多。
  • “屯中央”指驻扎在中心位置。
  • “营开见旌旆”表示军营开放时能看到飘扬的旗帜。
  • 这两句描述了军队驻扎在中心位置的景象及其与旗帜的关联。
  1. 天公妙设险,有意限中外。
  • “天公”指上天或神灵。
  • “妙设险”表示巧妙地设置障碍。
  • “意限中外”指有意限制内外往来。
  • 这两句表达了对上天巧妙设置障碍的赞赏以及对内外限制的不满。
  1. 突然作一束,两崖屺相对。
  • “作一束”指形成一条线或直线。
  • “两崖屺相对”表示两山崖对峙。
  • 这两句描述了山峰之间的直线关系和两山崖的对峙景观。
  1. 城高鸟飞绝,径窄马蹄碍。
  • “城高”指城墙高耸。
  • “鸟飞绝”表示鸟类无法飞过。
  • “径窄马蹄碍”表示道路狭窄导致马匹受阻。
  • 这两句描述了城市中鸟类无法飞翔和道路上的困难情况。
  1. 以此控北部,岂曰非要害。
  • “控制北部”指控制北方地区。
  • “要害”指战略要地或重要区域。
  • 这两句表达了对北部地区的控制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1. 边声起惊笳,明驼过成队。
  • “边声”指边境上的声音。
  • “惊笳”表示被风吹动的胡笳发出的声音。
  • “明驼过成队”指出发商队经过。
  • 这两句描述了边境上传来的声音和商队的出现。
  1. 有令促下鞍,行人罔敢懈。
  • “有令促”即接到命令后促使下来。
  • “下鞍”指卸下马鞍准备行走。
  • “罔敢懈”表示没有人敢于松懈。
  • 这两句表达了官员要求人们放下马鞍、不得懈怠的规定。
  1. 目览地势雄,心识神州大。
  • “目览地势雄”表示用眼睛观察地形地势的雄壮。
  • “心识神州大”表示内心认识到中国的辽阔和伟大。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1. 他日话游踪,抵掌亦一快。
  • “他日”指未来的日子或将来的时光。
  • “话游踪”表示谈论过去游玩的经历。
  • “抵掌”即手碰手,形容亲密无间。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未来时光中与朋友一起畅谈游玩经历并感到愉快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