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故伤心,伤心乃如此。
矧闻天上乐,那不少年死。
一官但协律,商声变为徵。
岂其赏音人,不及秋坟鬼。

【注】李昌谷: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

伤心:指为国事、为人民而忧伤悲痛。

天上乐:指朝廷的享乐生活。

协律:古代乐官主管音乐演奏。此指在朝做官。秋坟鬼:泛指死后埋在地下的亡灵(多指已故的贵族)。

【赏析】

李贺是唐朝中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想象奇特,辞藻绚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有时过于晦涩难懂。这首诗是他写给友人的信,表达了他为国忧民、为人民命运担忧的思想感情。

“诗人故伤心”,首联直抒胸臆,说明写这首诗的原因。诗人因自己生逢乱世,目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所以内心深感忧伤,并由此产生悲天悯人的情怀。

“伤心乃如此”,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伤心”二字,概括了诗人的忧愁与哀怨,表达了他对时政的不满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李贺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风格。

“矧闻天上乐”,颔联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天上乐”是指朝廷的享乐生活,而作者却听到这种令人陶醉的欢乐声。这一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感到现实的悲哀与无奈。

“那不少年死”,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命运的担忧。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那不少年死”。这个典故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如果三年之内不改变父辈的旧道,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这里的“那不少年死”指的是那些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他们因为无法改变现状而被迫早逝,从而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一官但协律,商声变为徵”,尾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里,“一官”指的是诗人本人,“协律”指的是音乐演奏,而“商声变为徵”则意味着音乐中的和谐之声被打破,只剩下刺耳的嘈杂声。这里的“商声”和“徵声”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它们在此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还表明了诗人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了李贺对现实社会的担忧与批判。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