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憀憀不自持,幽兰小槛暗香披。
千原烟雨迷禾黍,一水蒹葭隐鹭莺。
开帙不知金烬冷,挥弦更杂远鸿悲。
班姬纨扇清商发,苏蕙璇玑白昼迟。
风剪梧桐黄鹄舞,月窥杨柳绿绦垂。
魂惊筚篥萧关道,泪尽琵琶凝碧池。
征妇裁衣凭玉尺,美人汲露下冰墀。
辘轳不断千家井,何似闺中梦里思。

【解析】

此诗写秋景,但全篇没有直接描写秋景,而是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来表现。首联“秋气憀憀不自持”,是说秋风阵阵,吹得人心里发慌,好像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似的。这两句看似写秋天的景色,其实写的是诗人的心情感受。颔联“千原烟雨迷禾黍,一水蒹葭隐鹭莺”,是说原野上烟雨迷蒙,禾黍被笼罩其中;一条小河中芦苇丛生,隐约可见飞鸟和游鱼。颈联“开帙不知金烬冷,挥弦更杂远鸿悲”,是说打开书卷却不知道烛火已经烧到尽头,弹奏琴弦时又听到远处传来的雁鸣声。尾联“班姬纨扇清商发,苏蕙璇玑白昼迟”,是说班婕妤拿着洁白如纨素的团扇,发出清脆的声音;苏蕙在白天也织布绣花,显得有些迟缓。

这首诗的注释部分对诗中的关键词语做了解释,但诗中还包含许多典故和成语,这些词组或短语都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表达形式。例如,“班姬纨扇”指的是西汉才女班婕妤,她以美貌著名,后来成为汉成帝的妃子。她的丈夫赵飞燕专宠,于是她便请求出宫当了太官令之妻。班婕妤在宫中生活很孤独,于是写下《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里的“纨扇”就是用来比喻女子的轻浮与不守礼法。“苏蕙璇玑”指的是汉代才女苏蕙。相传苏蕙有才学,擅长文墨。但她的丈夫嫌她长得丑陋,所以不重用她。后来她写了一首长诗送给夫君窦滔,窦滔读后十分感动,就更加珍爱这个妻子了。苏蕙后来嫁给了一个姓秦的男子,两人感情很好。她写了一首《璇玑图》送给丈夫,并附诗一首:“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愿君采葑菲,无以下我羞。”这里的“璇玑”就是用来比喻女子的贞节。

赏析:

这首五律写于元和五年(810),当时作者在江陵(今湖北荆州)任司马。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七言律诗。

诗的前二句写秋日的气候特点:秋风萧瑟,使人感到心神不安。接着写秋季景物的变化:草木凋零、禾黍变色。最后写秋夜的景物变化:萤火虫飞舞、月亮窥视杨柳,以及琵琶的幽怨之声。前四句写出了秋天的凄清气氛。

中间八句则描绘秋景中人物活动的情况:一位思妇坐在窗前织衣,旁边站着一个美人在汲水给冰块洒水。诗人通过对这两个不同身份、不同活动的人的刻画,表现了思妇的孤独寂寞。

末四句则进一步表现秋天的凄凉情景。诗人想象这位思妇在梦中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征人在外征战多年,家中的妻子在家思念征夫。思妇梦见自己正在为出征归来的丈夫缝制衣裳,而美丽的美人则在为远行者准备行囊。然而,思妇醒来时却泪流满面,因为征人迟迟不回。

全诗运用比兴手法,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思妇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