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不设护花铃,任扑云亭又水亭。
辟荔墙垣犹有剩,梧桐院落最先听。
烂红干翠都堪惜,转绿回黄不暂停。
我亦人间一蒲柳,敢同松柏斗遐龄。

落叶

秋风不设护花铃,任扑云亭又水亭。

辟荔墙垣犹有剩,梧桐院落最先听。

烂红干翠都堪惜,转绿回黄不暂停。

我亦人间一蒲柳,敢同松柏斗遐龄。

译文:
秋风无情地扫落树叶,它们纷纷扬扬地落在云亭和水上的亭子里。虽然落叶满地,但还有几片叶子还挂在篱笆上,仿佛是秋天最后的礼物。

梧桐树的院落最早听到了落叶的声音。树上的叶子已经变得干枯,但是那些依然挂在枝头的烂红色的叶子仍然让人感到惋惜,而那些已经转绿、变黄的叶子也不再停留。

我也如同这秋天的落叶,是人间中的一根蒲柳,但我敢于与松柏这些常青树相比,希望拥有一段长久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通过“秋风”、“落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首句“秋风不设护花铃”,意味着秋天的风并不像春天那样温柔,而是无情地席卷一切。这一句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为接下来的描写打下了基调。

次句“任扑云亭又水亭”,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将落叶比喻成被风吹落的花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落叶纷飞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句“辟荔墙垣犹有剩,梧桐院落最先听”,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落叶比作篱笆上的残余,而将未落的梧桐树上的叶子比作最先听到秋声的部位。这样既表现了落叶的凋零,也表现了秋声的传播。

第四句“烂红干翠都堪惜,转绿回黄不暂停”,则更深入地描述了秋天的色彩变化。诗人通过对烂红色的叶子和绿色的梧桐叶的描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我亦人间一蒲柳,敢同松柏斗遐龄”,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诗人以蒲柳自比,表示自己就像这秋天的落叶一样,终将归于尘土,但却敢于挑战松柏的长寿,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执着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落叶、秋声等元素的巧妙运用,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对时间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