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孔孟。
雕虫扬子云,晚年忽自病。
太玄拟周易,法言拟鲁论。
遂令文中子,妄以圣自任。
门亦四科分,经亦六艺定。
黎丘伪可疑,荆楚僭孰甚。
要是古人拙,事事若符印。
后世则不然,其技又有进。
凿空讲理学,聚徒谈性命。
汉庸尽吐弃,佛老或借径。
就中又区别,问学舆德性。
小儒闻而慕,支派日以盛。
语录繁于经,道统尊于圣。
呜呼诸先生,所学非不正。
当思漆雕开,吾斯未能信。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学者的学术态度和行为方式。

首句“何事不可为”,表达了古人对于学问的追求,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乃妄学孔孟”,指出了古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误解和错误。他们过于强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思想学派。这反映了古人在学术上的一种偏见和狭隘。

第三句“雕虫扬子云”,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扬雄,他擅长写赋,被称为雕虫小技。这里诗人讽刺了那些专注于文辞华丽、形式上的学问的人,认为他们只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学习。

第四句“晚年忽自病”,暗示了古人在学术上的一种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感到自卑或不安,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第五句“太玄拟周易”,指的是西汉末年的大儒王充,他的著作《论衡》中的《太玄》一书,试图以道家的宇宙观来阐释儒家的伦理道德。诗人在这里讽刺了那些试图以道家思想来代替儒家思想的行为,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学习行为。

第六句“法言拟鲁论”则是指东汉思想家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其中的《天人三策》一文,试图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诗人在这里批评了那些试图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学习行为。

第七句“遂令文中子”,是指唐代的儒学家韩愈。他的学问广泛,包括古文、诗歌、书法、音乐等各个方面,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诗人在这里讽刺了一些只注重文学创作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发展。

第八句“门亦四科分”指的是汉代的儒学教育制度,将儒家经典分为四类,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诗人在这里批评了一些只注重某一类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观念。

第九句“经亦六艺定”则是指古代的教育制度,将儒家经典定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诗人在这里批评了一些只注重某一学科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观念。

第十句“黎丘伪可疑,荆楚僭孰甚”,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楚怀王,他在与秦国的战争中被秦昭襄王欺骗,导致楚国灭亡。这里诗人讽刺了一些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视本质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

第十一句“要是古人拙”,指的是古人的学问都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实践才能达到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诗人鼓励人们要脚踏实地,不要急于求成。

第十二句“事事若符印”,指的是古人的学问都是经过反复验证和推敲的,不是随意编造的。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尊重事实,不要轻信虚假的东西。

第十三句“后世则不然”,指的是后人在学习古人的学问时,往往过于依赖古人的理论和方法,而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可能导致一些错误的学习方向和方法的出现。

第十四句“其技又有进”,指的是后人在学习古人的学问时,往往过于追求形式和技巧,而忽视了学问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这可能导致一些空洞无物的学习成果的出现。

第十五句“凿空讲理学”,指的是后人在学习理学时,往往过于追求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这可能导致一些脱离实际的学习结果的出现。

第十六句“聚徒谈性命”,指的是后人在学习生命科学时,往往过于关注生理学、解剖学等具体知识,而忽视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可能导致一些片面的生命观的出现。

第十七句“汉庸尽吐弃”,指的是汉代的学者们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和解读已经达到了极致,没有什么可以超越的地方。这里诗人讽刺了一些盲目崇拜古代学者的人,认为他们的学问并没有真正的价值。

第十八句“佛老或借径”,指的是佛教和道教的学说在一些方面与儒家思想有相似之处,因此一些学者会借用这些学说来阐述儒家思想。这里诗人讽刺了一些盲目崇拜外来学说的人,认为这些学说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第十九句“就中又区别”,指的是在这些外来学说与儒家思想之间,还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存在。这里诗人提醒大家要注意区分这些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不能盲目接受或否定。

第二十句“问学舆德性”,指的是学习和品德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这里诗人提醒大家要注重品德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第二十一句“小儒闻而慕”,指的是一些年轻的学者听到这些不同的观点后感到好奇和向往。这里诗人提醒他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跟风。

第二十二句“支派日以盛”,指的是一些新兴的学派和学说不断出现,使得学术界更加多元和复杂。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轻易排斥或攻击别人的观点。

第二十三句“语录繁于经”,指的是一些学者的语录书籍数量繁多,但并不一定都有实际价值。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注意辨别真伪,不要被表面的热闹所迷惑。

第二十四句“道统尊于圣”,指的是某些学者过分抬高自己,将自己置于圣人之上。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妄自尊大。

第二十五句“诸先生,所学非不正”,指的是这些学者们的学问确实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这里诗人对他们表示尊重和赞赏。

第二十六句“当思漆雕开”,指的是我们应该向古代的智者学习,而不是盲目追求名利地位。这里诗人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谦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