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信何来动碧林,西风吹雁下寒岑。
远离关塞星初落,秋到潇湘水正深。
应共露盘惊鹤梦,遥怜筝柱写乡心。
遗音欲断衡阳浦,已是更阑玉漏沈。

金朝觐的《次于东浦闻雁元韵》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作者在寒风中遥望远方,听见大雁南飞的声音,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思乡之情的诗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关切。

诗的前两句“霜信何来动碧林,西风吹雁下寒岑”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景图。霜降的消息随风而来,触动了林间的树木,西风吹过,大雁从寒冷的高岭飞向南方的深山。这里的“寒岑”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暗示了诗人身处的地理位置。

“远离关塞星初落,秋到潇湘水正深”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牵挂。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诗人抬头仰望星空,看到星星开始落下,而秋天已经来临,湘江上的水波正变得深广。这里的“潇湘”是中国湖南一带的别称,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

接下来的“应共露盘惊鹤梦,遥怜筝柱写乡心”,诗人运用了“露盘”、“鹤梦”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露水沾湿了盘子,惊醒了梦中的鹤,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遥想远方的朋友,用筝柱弹奏着故乡的音乐,寄托着自己的乡愁。

最后两句“遗音欲断衡阳浦,已是更阑玉漏沈”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和无法团聚的感慨。遗音想要断掉衡阳的水滨,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时间已经走到了尽头。这里的“玉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的一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无奈和对朋友团聚的渴望。

《次于东浦闻雁元韵》这首诗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关切。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