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是书生立战功,何须地望素崇隆。
毛锥欲扫千军壁,猿臂能开六石弓。
三楚知心思赠剑,一身是胆识丸熊。
珊鞭得意东归去,好着金貂御朔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金朝觐,诗题是《晤熊岳军尉法麟二首(满洲人姓)·其一》,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 喜是书生立战功,何须地望素崇隆。
- “喜是书生立战功”表明作者为书生而能立功,表现出一种自豪和喜悦之情。
- “何须地望素崇隆”表达了无需依靠家族背景或地位来获得成就的观点。
- 毛锥欲扫千军壁,猿臂能开六石弓。
- “毛锥欲扫千军壁”意味着用一根笔就足以横扫千军万马,象征着文才和智慧。
- “猿臂能开六石弓”则形容其力量如同猿猴般的灵活,能够轻松地拉开六石弓,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 三楚知心思赠剑,一身是胆识丸熊。
- “三楚知心思赠剑”暗示了作者在军事上的智慧和远见,能够洞察敌人的心意并赠送宝剑给予对方。
- “一身是胆识丸熊”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勇气和胆识,他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具有敢于直面困难、不畏强敌的精神。
- 珊鞭得意东归去,好着金貂禦朔风。
- “珊鞭得意东归去”指的是带着胜利的喜悦和荣誉,返回故乡。
- “好着金貂禦朔风”中的“金貂”是一种古代官员佩戴的冠冕,代表着高官显爵的身份。这表明作者将带着荣耀和尊重回归,享受来自朝廷的礼遇和尊崇。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位书生的军事才能和胆识,展现了一种超越传统文人墨客的英雄形象。金朝觐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和对主人公英勇行为的赞颂,传达了一种豪迈和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