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却尘容玉露寒,晴光烘染上林端。
江枫向夕宜残照,墙杏争春竟误看。
未老朱颜怜晚暮,从来紫气近长安。
荆关图画分明在,写出秋心一种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以及注释:
一、洗却尘容玉露寒,晴光烘染上林端。
- 注释: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上林”通常指的是宫廷园林,这里比喻为高远的境界。
-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美景,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宁静与美丽。通过使用“玉露”与“晴光”这两个词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二、江枫向夕宜残照,墙杏争春竟误看。
- 注释: “向夕”表示傍晚时分,“残照”指夕阳西下时的景象。“争春”意味着争相开放,但这里似乎有点误解,因为“春”常与植物生长、开花相关联,而这里的“争春”可能是指树木或花卉在秋季的竞争开放。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黄昏时的自然景观,江边的枫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而墙边的杏花则误以为春天已经到来,争相开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手法,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三、未老朱颜怜晚暮,从来紫气近长安。
- 注释: “朱颜”指红润的面色,“怜”是怜悯的意思,“紫气”常用来形容帝王之气或吉祥之气。
- 赏析: 诗的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逝去的感慨,尽管容颜未老,但已到了晚年时期。而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他认为自己的好运和福气一直伴随着自己,暗示着自己将会有光明的未来。
四、荆关图画分明在,写出秋心一种丹。
- 注释: “荆关”可能是对某个具体地点的简称,“画”在这里指代诗歌本身,“丹”是形容色彩鲜艳如红。
- 赏析: 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内容的总结,诗人认为这首诗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能够清晰地展现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而“写出秋心一种丹”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的高度赞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