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一梦总朦胧,画壁诗成思未穷。
咫尺天涯何处是,不堪回首暮云东。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永安桥县令期间,追忆同僚情谊,抒发宦海浮沉之感。首联点题,以“一梦”喻仕途之虚幻;颔联以“画壁”写友情,“思未穷”表思念之情深;颈联写“何处是”的迷茫,“暮云东”则暗指仕途之艰难;尾联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官场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三春一梦总朦胧,画壁诗成思未穷。
咫尺天涯何处是,不堪回首暮云东。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任永安桥县令期间,追忆同僚情谊,抒发宦海浮沉之感。首联点题,以“一梦”喻仕途之虚幻;颔联以“画壁”写友情,“思未穷”表思念之情深;颈联写“何处是”的迷茫,“暮云东”则暗指仕途之艰难;尾联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官场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造化:自然现象和规律。无停息:没有停止,永恒不断。乘除:指年岁的增长和减少。改岁年:更替岁月。东风:春风。先入律:早春的风已吹动万物。星纪:星宿名,属二十八星宿之一。周天:环绕天一周。爆竹:放鞭炮。宣阳气:驱散阴寒,招来阳气。椒花:花椒花。启寿筵:开启寿宴。北堂:旧时指正室,这里指家中主妇所居之处。春正永:春天长久。槐荫:槐树遮荫。庭前:庭院里。 【赏析】 《元旦》是一首七言诗
梅澥先生赠送的柳条已经种在小园中,长得郁郁葱葱。枝条分布均匀,扶疏向门,分不出长短。春风已将柳枝的腰肢瘦削,眉间的愁苦也随风而去,消散了。柳长丝长,空余下缕缕的思念,不知向谁倾诉。 【注释】 梅澥:人名,此处泛指赠送者。柳:柳树。小园:庭院。分条:柳条分散。宁计尺:不计算尺码。扶干恰当门:柳树枝条向上生长,恰与门框相配。腰减春风力:形容柳枝的细弱。故国魂:旧时的祖国之情。长丝空缕缕:长长的柳丝
下面是诗句、翻译和注释的详细信息: - 诗句:吾师在何处,景仰属灵皋。 - 译文:我的老师在哪里?我景仰他就像敬仰神灵一样。 - 注释:灵皋:比喻高尚的地方或境界。 - 赏析:诗人通过询问自己的老师身处何方,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同时,“景仰属灵皋”这一表述,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道德等方面的追求与向往。 - 诗句:品格兼金玉,文章间雅骚。 - 译文:品德高尚如同金玉一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和赏析作品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丁丑举一子为亡弟盈出继”要求是“对下一句的诗句进行解释,并加上注释”,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最后按要求写出赏析。 诗中前两句“庭前荆树夥,荣落两暌违”,意思是庭院前的荆树繁茂,却因主人外出而枯萎凋零,这是比喻兄弟之间因故分离。后两句“既得亲枝共
昔读天台赋,知君实象贤。 金声堪继响,珠彩定惊筵。 吐凤休还笔,敲门不弃砖。 鸳针须自有,何事倩人传。 注释: - 昔读天台赋:指的是曾经读过《天台赋》,这是一篇描写神仙隐居之地的文学作品。 - 知君实象贤:通过阅读这篇赋文,你确实展现了像神仙一样的贤德。 - 金声堪继响:比喻你的才华如同金子一样珍贵,足以让人赞叹不已。 - 珠彩定惊筵:形容你的才华和品德,足以让整个宴会都为之震撼。 -
诗的逐句释义: 天地自空阔,风云无尽期。 注释: - 天地自空阔:表达了一种宏大、空旷无垠的景象。 - 风云无尽期:暗示了时间的无限和变幻。 春华冒寒发,野马相息吹。 注释: - 春华冒寒发:春天的花朵不畏严寒,努力绽放。 - 野马相息吹:比喻人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下休息、恢复生机。 人事终成故,生机日出奇。 注释: - 人事终成故:人生的变迁最终会回归到起点。 - 生机日出奇
注释: 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 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 闲云思旧雨,秋气感幽兰。 翘首家山外,应多怨暑寒。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抒发诗人孤寂落寞之情为主题。 首联“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是说学生已经凋零了,我的心里可真够难过的。这里诗人用“生徒”指代自己的学生,“生徒”凋零了,说明诗人的仕途也遭到了失败。 颔联“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则是说朋友又在哪里呢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 佳士:贤能的人。 持筹无市气,展卷挹清芬:手里拿着筹算却没有任何市侩之气,翻开书卷却能领略到清香。 锦水浮归棹,吴江冷暮云:锦水(浙江一条河)上飘荡着归来的船只,吴(江苏)江上空弥漫着寒冷的暮云。 精神千古在,元鹤与同群:精神永远活在千古之中,就像仙鹤一样自由地生活在群体中。 【赏析】 此诗为题孙墨林小照之作,赞美了孙墨林的人品、才学和高洁的志向。全诗以“题”字领起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万寿寺” - 注释:万寿寺,通常指的是一个以供奉或纪念长寿、健康等吉祥意义为主题的佛教寺庙。 - 赏析:此句可能是对万寿寺的直接描述,表达了对该地宗教或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 “兰若附京邑” - 注释:兰若,意为佛塔或僧舍;附,依附;京邑,指京城或首都,这里代指政治中心。 - 赏析:这句表达了万寿寺与京城紧密相关联,可能强调了其作为精神寄托和修行场所的地位。 3
三槐吟 昔闻王氏子,当户植三槐。 草木含灵气,儿孙列上台。 吾家先大父,手泽毓嘉材。 此后花黄候,长安孰往回。 注释: 1. 三槐吟:这首诗以赞美三槐树为主题,表达了对王氏家族的敬仰之情。 2. 昔闻王氏子:从前听说有个叫王氏的人家。 3. 当户植三槐:在家门口种了三棵槐树。 4. 草木含灵气:槐树生长的地方充满了灵气,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5. 儿孙列上台:儿孙们站在台上,享受着阳光和微风
【注释】 宿永安桥忆郡中诸友:宿在永安桥上怀念郡中的友人。郡,指代州城。 城西:指代州城西。卅里程:指代州城西三里多路的地方。 虹桥西去:指代州城西有座虹桥。 悲欢:指欢乐与悲伤。昨夜酬诗酒:昨晚饮酒作诗以表达自己的欢乐或悲伤。酬,酬答、应对。 忍听寒波瑟瑟声:不忍听那寒风中水波的潺潺声音。瑟瑟,形容风声细而凄清。 【赏析】 首联“行尽城西卅里程,虹桥西去路纵横。”诗人从代州出发,一路西行
石马临风尚欲嘶,松阴犹似阵云低。 忠魂凛凛黄泉下,遥认灵旗指日西。 注释:石马在风中仿佛还想要嘶鸣,松林的阴影好像还像战场上的战云一样低沉。忠诚的魂魄在地下凛冽,似乎在向着太阳的方向指引方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将军墓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首句“石马临风尚欲嘶”形象地描绘了石马在风中的动态,仿佛还在嘶鸣,展现了将军墓地的肃穆和庄重氛围。接着
【诗句释义】 1. 蔓草荒烟墓道横:蔓生野草长满,墓地道路纵横,坟墓被蔓草掩埋。 2. 将军百战气犹生:白大将军百战沙场归来,仍气势如虹,英姿焕发。 3. 白杨响入秋风里:风吹过白杨树,发出阵阵响声。 4. 还是雷霆叱咤声:雷声如同将军的号令和叱咤,震撼人心。 【译文】 在荒野上,白大将军的墓前,蔓草丛生,墓道纵横交错。这位将军曾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百战不殆,归来时仍然气势如虹,英姿焕发
注释: 重写诗草偶成七绝一首 果为传诗误大苏,读书便合识之无。 预知往日难回首,留作他年记事珠。 译文: 果然因为传诗而误解了苏轼,读书就应当知道这些是无关紧要的。 预知往日难以回头,留下作为他年记录事情的珍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看法。他认为,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应该以真诚和热情去对待生活,而不是过于追求形式和技巧上的东西。这种看法强调了诗歌创作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内涵
《春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春梦醒迟冻欲消,何来深巷卖饧箫。 (春梦醒迟:春日的梦境醒来得晚。冻欲消:寒冷即将消散。) (何来深巷卖饧箫:为什么深巷里会有卖糖食的声音?) 2. 重帘合趁新晴卷,不禁阳和上柳条。 (重帘合:紧闭的窗帘在新的晴天中被卷起。) (不禁阳和上柳条:无法抵挡阳光照耀着柳条的温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色迷离向晚看,添衣聊为耐馀寒。 - 解释: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到了傍晚时分,我加穿衣物以抵御寒冷。 - 关键词:“春晚” - 春季晚期;“迷离” - 模糊、不清晰;“馀寒” - 残留的寒冷;“添衣” - 增加衣物。 -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晚期感受到的寒冷以及为了应对这种天气而做出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