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荒霸业灰,岿然冢土邺城隈。
如今片瓦犹珍赏,谁得陈思八斗才。
邺中怀古
铜雀台荒霸业灰,岿然冢土邺城隈。
如今片瓦犹珍赏,谁得陈思八斗才。
【注释】
邺(yè)中怀古:在邺城里怀念历史。
铜雀台:即金虎台,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为夸耀军威,在邺城西门筑建高十丈的铜雀台,台高三丈,以石为基,四周砌以砖墙和土墙,并有楼阁、门阙等建筑。后因“铜雀春深锁二乔”(李白《清平调·其一》)而闻名。
霸业:指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功业。
巍然:高大的样子。
坟土:坟墓的土。
陈思:指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死后追谥思,故称陈思王。
八斗:晋代诗人左思作《三都赋》,其中《蜀都赋》最著名,文采斐然,后人比之为“八斗之才”。这里泛指文辞出众。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全诗前两句写铜雀台的荒凉与邺城的遗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业绩的无限感慨。
开头两句,诗人首先描写了铜雀台的遗址,然后笔锋一转,又写出邺城这座昔日繁华的都邑,现在只剩下残垣败壁,令人感到凄凉。这两句是虚写。诗人通过这种写法,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邺城当年是何等的繁荣昌盛,而今却一片荒芜的景象。接着,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邺城这座古城的遗址。他写道:“如今一片瓦片还被人们珍视着,可又有谁能得到像陈思王那样的八斗之才呢?”这里的“一片瓦”指的是邺城曾经繁华的宫殿、庙宇、楼阁等,而“八斗之才”则是对曹植文采出众的赞誉。这一句是实写。诗人通过这两句话的对比,既表现了邺城昔日的辉煌,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往事的无限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邺城遗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业绩的无限感慨。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