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韵事说扬州,如此梅花几世修。
想见少陵题咏处,草堂东阁各千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答题时结合具体的诗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东阁官梅十咏补遗”,这是《四部丛刊》中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自署为“东阁侍书”。据清光绪《安徽通志·方舆略》记载: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后,江淮间多灾荒,官府将一些富户的田地、房屋等没收充公,作为安置流民和安置军队之用。其中一部分土地被划拨给官员作为私宅,称为公廨田。唐代规定,公廨田由专人管理,收取地租,供官员食用、办公费用,不得私自占用。

“风流韵事说扬州,如此梅花几世修”,首联是诗人自注,意思是说扬州是风流韵事的发祥地,像这株梅花一样,历经几代人,才修得如此风姿绰约。

颔联是说,想到李白当年在草堂东楼(即白居处)题咏的诗句:“花径不曾行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蜀道难》)还有杜甫当年在东阁(即草堂)所题的《早秋苦热堆案相仍》:“东阁连西阁,可以避炎蒸。”以及他的另一首诗:“东阁名臣旧府台,南薰应解去烦回。”“少陵”即指杜甫。这里诗人借古讽今,以“想见”二字引起下文。“想见少陵题咏处”,诗人想象当年李白、杜甫在成都的草堂、东楼曾题咏过的名篇佳句,现在草堂、东楼依然存在,只是岁月沧桑,物换星移。“草堂东阁各千秋”,诗人想象当年杜甫、李白在草堂、东楼曾题咏过的诗作流传至今,历久弥新,永垂不朽。

【答案】

东阁官梅十咏补遗

风流韵事说扬州

如此梅花几世修

想见少陵题咏处

草堂东阁各千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