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降生发其祥,李公卓荦殊寻常。读万卷书不爱死,英风侠气偕灵长。
公之少年有大志,斗鸡走狗斥荒唐。疾恶如仇去如疾,市井无赖呼为狂。
嘉庆戊辰成进士,曲江春宴颇轩昂。帝曰昌才非百里,汝其试之往江乡。
是年秋涨溢淮泗,鱼鳖斯民走且僵。诏开内帑赐银币,侵渔牟利相颉颃。
独公力持矫其弊,元凶稔恶王山阳。杀民更杀慈父母,下同厮仆祸心藏。
岂有酖人羊叔子,叵耐跋扈皆豺狼。可怜杯酒须臾命,金石毒发摧心肠。
北望宸极魂飞去,月明颜色绕屋梁。敝袍丹血鬼神护,家人梦寐咸悽怆。
叔父爱侄如爱子,抱衣吞泣心慞惶。酷暑千里汗相属,披发投地呼天阊。
斯须九重达聪听,赫然震怒天威扬。白日雷霆惊霹雳,跃跃三尺寒锋铓。
法司传敕急星火,蠢彼群丑失路伥。楚囚终日相对泣,引颈待罪轵道旁。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为李公写的一首悯忠诗。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赏析:
第一联:东岳降生发其祥,李公卓荦殊寻常。读万卷书不爱死,英风侠气偕灵长。
注释:泰山是东岳,泰山神是东岳大帝。李公(李光地)具有卓越非凡的品质。他喜欢读书,不追求功名利禄。
赏析:这里赞扬了李光地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他聪明才智过人,品德高尚,热爱读书,不追求名利。
第二联:公之少年有大志,斗鸡走狗斥荒唐。疾恶如仇去如疾,市井无赖呼为狂。
注释:年少时的李公就立下大志向。他喜爱斗鸡、骑马等娱乐活动,这些行为在普通人看来是荒唐的。李公痛恨邪恶的人,他的行动迅速果断。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李光地年轻时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对待生活中的琐事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三联:嘉庆戊辰成进士,曲江春宴颇轩昂。帝曰昌才非百里,汝其试之往江乡。
注释:嘉庆戊辰年(1798年),李光地考中进士,并在曲江春宴上表现出色。皇帝称赞他才华出众,不是普通之人所能比拟的。于是,皇帝让他去江南地区任职。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对李光地的赞赏之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皇帝高度认可。
第四联:是年秋涨溢淮泗,鱼鳖斯民走且僵。诏开内帑赐银币,侵渔牟利相颉颃。
注释:那一年秋天,淮河、泗水一带洪水泛滥,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帝下令开放内库,赐给百姓银币和食物,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然而,有些人却趁机侵吞百姓的财产,牟取暴利。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困苦生活。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皇帝和政府试图采取措施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但有些人却趁机谋取私利,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和谐。
第五联:独公力持矫其弊,元凶稔恶王山阳。杀民更杀慈父母,下同厮仆祸心藏。
注释:只有李公坚持纠正这些弊端,严惩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他不仅要惩罚那些危害民众的人,还要惩罚那些害人的罪犯。
赏析:这两句赞扬了李光地的正义感和勇气。他坚决打击邪恶势力和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百姓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公正。
第六联:岂有酖人羊叔子,叵耐跋扈皆豺狼。可怜杯酒须臾命,金石毒发摧心肠。
注释:难道有人像羊叔子那样用毒药害人吗?那些跋扈的人就像豺狼一样残忍无情。一杯美酒就能让人顷刻间死去,而金石之毒也会让人心生畏惧。
赏析:这几句表达了对人性阴暗面的担忧和对社会黑暗势力的强烈谴责。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受到不良的影响和伤害。
第七联:北望宸极魂飞去,月明颜色绕屋梁。敝袍丹血鬼神护,家人梦寐咸悽怆。
注释:李公向北望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思念。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仿佛他也在梦中寻找着什么。他的破旧衣服和鲜血都得到了鬼神的庇护和家人们的安慰和支持。
赏析:最后这四句表达了对李光地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敬仰之情。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下去。
这首诗歌以赞美李光地为主,通过对李光地生平事迹的描述和对其性格特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和崇高品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和人们的苦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