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悠悠竞儒墨,可怜于子惜飞腾。
谁吹落絮漫天际,看转风轮在下层。
花落花开春似梦,人歌人哭帝何能。
钧天醉后无从问,坐息南溟待大鹏。
【注释】:
- 曾重伯:诗人的朋友。重伯是曾巩的字,曾巩与苏轼同朝为官,因政见不合被贬,此诗当作于苏轼谪居黄州时。
- 悠悠:闲适的样子。
- 儒墨:儒家和墨家。儒墨并称,泛指儒学之士。
- 可怜:可惜之意。
- 惜飞腾:爱惜才能,希望其能迅速升迁。
- 吹落絮漫天际:飘零的柳絮漫天飞舞。
- 风轮在下层:风车在低层转动。比喻人才不被重视,才高而不被重用。
- 花落花开春似梦,人歌人哭帝何能:春天像一场梦一样转瞬即逝,人们唱着歌,哭着死去又复生,但帝王又能如何呢?
- 钧天醉后无从问,坐息南溟待大鹏:我醉酒之后,无法询问天地间的奥秘;只能坐在这里,等待着一只大鹏从南面的大海飞来。
【赏析】:
本诗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期所作,表达了对朋友重伯的关心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失望。
首句“世上悠悠竞儒墨”描绘了一个文人学士们纷纷争逐儒道墨术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文化氛围。接着两句“可怜于子惜飞腾”,诗人同情朋友重伯的才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拔,希望他能够迅速升迁。
第三句“谁吹落絮漫天际”以飘零的柳絮比喻自己的才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视的无奈之情。第四句“看转风轮在下层”则以风车低层旋转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重用,无法发挥。
第五、六句“花落花开春似梦,人歌人哭帝何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最后两句“钧天醉后无从问,坐息南溟待大鹏”则表达了自己只能在酒醉之后独自感叹,只能耐心等待机会的到来。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无奈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