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论渐宽公亦老,相逢百感到平生。
河山已分成孤注,孔墨何尝有定评。
元祐声名终圣世,西京文献在荒城。
寻碑莫上昭陵望,翻忆明良涕泗横。

党论渐宽公亦老,相逢百感到平生。“党论渐宽公亦老”描绘了政治环境的变化,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的期待。相逢百感到平生。“相逢百感到平生”则反映了作者与宋芝栋重逢的喜悦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感悟。河山已分成孤注,孔墨何尝有定评。这句诗通过对比黄河和孔、墨两家的思想,表达了一种世事无常、是非难辨的感慨。元祐声名终圣世,西京文献在荒城。这里的“元祐声名”可能指的是宋朝时期的名声,“西京文献”则是对古代文化遗址的赞美。这两句展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寻碑莫上昭陵望,翻忆明良涕泗横。“寻碑莫上昭陵望”意味着不要在昭陵前寻找碑文,而应珍惜眼前的现实。翻忆明良涕泗横则表达了对逝去贤臣的怀念及自己的悲痛之情。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其韵脚押[庚]韵,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严格掌控。在创作年代上,它属于近现代的作品,体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俞明震通过这样的形式和内容,传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过去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艺术的魅力。

《过醴泉喜晤宋芝栋侍御即赠》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现代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