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
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
千曲无尽思,萧寥在肠胃。
昨梦坐茅庵,君持菊谱至。
上粘干叶花,枝枝有题记。
笑指枯目僧,谓是花中意。
觉来浑不解,清境倏已逝。
明月满竹林,独照无梦地。
萧寥复萧寥,高天动寒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以及他如何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笔下的菊花,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反映。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1. 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独立。他认为只有抛弃世俗,才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2. 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诗人在写诗时,不受外界干扰,独自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创造出了自己的世界。

  3.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独到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

  4. 千曲无尽思,萧寥在肠胃:诗人在写诗时,思绪万千,难以言表。这些思绪就像千曲一样,在他的心中回荡不息。同时,这些思绪也在他的肠胃中回响,使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5. 昨梦坐茅庵,君持菊谱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坐在茅庵中的情景。这时,有人带来了他的菊花谱。

  6. 上粘干叶花,枝枝有题记:诗人在菊花谱上写下了自己的诗句。这些诗句都附着在菊花的叶子和花朵上,仿佛它们就是诗人的化身。

  7. 笑指枯目僧,谓是花中意:诗人指着枯槁的僧人,认为他就是花中的意思。这是对这位僧人的一种赞赏和认同。

  8. 觉来浑不解,清境倏已逝:诗人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处在一种清静的境地中,但这种清静已经消失无踪。

  9. 明月满竹林,独照无梦地:诗人看着明月,照亮了竹子,也照亮了他的心灵。他独自一人,没有梦想,只有明月相伴。

  10. 萧寥复萧寥,高天动寒吹:诗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感觉就像是高天中的寒风吹过,使他感到一阵寒冷和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