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罢学堂歌,听我歌自治。
客从边隅来,为述边隅事。
山城如斗大,四乡可区记。
谁家富田园,谁人识文字。
各予选举权,十召九不至。
山前有博场,欢呼杂老稚。
山后鼓鼕鼕,村农逐邪祟。
共乐太平年,安用多条例。
老儒闭门居,读书已三世。
青唇吹火眠,横陈入沉醉。
语以风俗忧,朦胧嗤以鼻。
幼女十龄馀,出言颇犀利。
谓爷入城去,但可市糕饵。
莫去见官府,莫受官府气。
更莫拜乡邻,乡邻无好意。
此语讵不然,此事那可议。
彷徨复彷徨,咨谋到胥吏。
哀哉九年期,尚待开民智。
这首诗是一首民歌,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自治的渴望。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哀自治
-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治”。
- 歌罢学堂歌,听我歌自治。
- 在学堂的歌之后,我想谈谈关于自治的事情。
- 客从边隅来,为述边隅事。
- 一个客人从边远地区来到这里,并讲述了那里的一些事情。
- 山城如斗大,四乡可区记。
- 山城很小,四周可以清楚地记住。
- 谁家富田园,谁人识文字。
- 谁家的田地肥沃,谁懂得读写呢?
- 各予选举权,十召九不至。
- 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选举的权利,但有许多人没有去参加选举。
- 山前有博场,欢呼杂老稚。
- 山前有一个赌博场所,人们在那里欢呼,老人和孩子都参与其中。
- 山后鼓鼕鼕,村农逐邪祟。
- 山后有打鼓声,农民们驱赶邪恶。
- 共乐太平年,安用多条例。
- 大家一起过着和平的年月,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条例呢?
- 老儒闭门居,读书已三世。
- 一位老学者在家里闭门不出,已经研究了三代书籍。
- 青唇吹火眠,横陈入沉醉。
- 他的嘴唇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红润,他沉迷于书中的世界。
- 语以风俗忧,朦胧嗤以鼻。
- 他对当地的风俗感到担忧,对此表现出困惑和轻蔑的态度。
- 幼女十龄馀,出言颇犀利。
- 一个小女孩十岁多了,她说话非常直接和有力。
- 谓爷入城去,但可市糕饵。
- 她告诉她爷爷进城去了,只是买些糕点回来。
- 莫去见官府,莫受官府气。
- 不要去见官府,不要接受官府的气派。
- 更莫拜乡邻,乡邻无好意。
- 不要见邻居,因为邻居并不友好。
- 此语讵不然,此事那可议。
- 这些话难道不是真的吗?这些事情怎么能讨论呢?
- 彷徨复彷徨,咨谋到胥吏。
- 他们犹豫不决,寻求咨询和帮助。
- 哀哉九年期,尚待开民智。
- 唉,我们需要等待九年的时间,才能开启民众的智慧。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边远地区的风俗人情,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对旧秩序的不满。诗人通过对当地居民生活的描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希望改变现状的愿望。诗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