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出天为红,明霞万叠排秋空。水光倒射摇五色,黄人矗立摩青铜。
攒峰列嶂隐青翠,芙蓉乱插沧波中。天鸡大叫洞穷发,豁达不觉空双瞳。
我闻昔者此水东,马衔当蹊挈海童。朝游大鹏夕鸡笼,明珰大髻坐艨艟。
船头伐鼓声逢逢,鲛人蜑人怒发冲,瞪目不敢偏师攻。
赫赫重臣总元戎,慨然追慕郭令公。轻舟一叶无短篷,独立虎门呼其雄。
告言圣恩宽且洪,刀斧不肯膏闇瞢。群焉蹈舞声呼嵩,争先叩头输厥衷。
水师不用占天弓,倏忽万里无飞蓬。尔来日照黄金宫,鬼物慑伏天吴穷。
河泊使者休赤騣,黑齿国人歌来同。方壶员峤遥相通,飞墙上下如游鸿。
元虚作赋状莫终,二李将军画难工。少文虚愿何足论,我来不待乘长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背诵、理解及赏析。考生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

“东方日出天为红,明霞万叠排秋空。” 意思是:太阳从东方升起,天空呈现出一片红色;层层的朝霞排列在秋天的高空中。

“水光倒射摇五色,黄人矗立摩青铜。” 意思是:河水反射着阳光,水面上的波纹晃动着五彩缤纷的颜色;那黄色的人站立在青铜色的岸边。

“攒峰列嶂隐青翠,芙蓉乱插沧波中。” 意思是:山峦叠嶂,隐没在苍青色的群峰之中;荷花像乱箭一般地插在波涛中间。

“天鸡大叫洞穷发,豁达不觉空双瞳。” 意思是:天鸡一声鸣叫,使人们感到天地无穷尽了;人们开阔了眼界,忘记了自己的双眼。

“我闻昔者此水东,马衔当蹊挈海童。朝游大鹏夕鸡笼,明珰大髻坐艨艟。” 意思:我听说以前这地方的水往东流,是海神牵马走的路;白天去大鹏岛,晚上则回到鸡笼山;戴着明亮发饰坐在战船上。

“船头伐鼓声逢逢,鲛人蜑人怒发冲,瞪目不敢偏师攻。”意思是:船头传来的鼓声一阵阵响起来;那些被惊扰的鲛人和蜑人愤怒得头发都竖起来了;瞪着眼睛都不敢去攻打敌人。

“赫赫重臣总元戎,慨然追慕郭令公。轻舟一叶无短篷,独立虎门呼其雄。” 意思是:显赫一时的大臣统领全军,感慨不已地怀念郭令公。一只轻快的小舟没有小帆,独自站在虎门,呼唤它的威武。

“告言圣恩宽且洪,刀斧不肯膏闇瞢。群焉蹈舞声呼嵩,争先叩头输厥衷。”意思是:他告诉皇帝圣恩宽大,刀斧不肯加害于人。人们跳起舞来高声呼喊,争先叩头献上自己忠心的表示。

“水师不用占天弓,倏忽万里无飞蓬。尔来日照黄金宫,鬼物慑伏天吴穷。” 意思是:士兵们不再使用占卜天象的神弓,迅速前进,在万里之外,没有飘飞的大蓬。如今太阳照耀着金光灿灿的宫殿,各种怪物都被吓退了。

“河泊使者休赤騣,黑齿国人歌来同。方壶员峤遥相通,飞墙上下如游鸿。” 意思是:河泊使们骑着黑色鬃毛的骏马,黑齿国的人也来到京城与我国一起歌舞。方壶和员峤两山峰遥相连接,如同飞翔在空中的鸿雁。

“元虚作赋状莫终,二李将军画难工。少文虚愿何足论,我来不待乘长风。”意思是:张元虚写的文章难以完成,李将军画的图画难以完成,而我这次远涉南海之滨并不需要驾御长风。

【答案】

译文:东方红日刚刚升起时,天边便映红了一片霞光。它像一层层的波浪在碧空中荡漾。阳光反射在江水之上,江面闪动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一个身着黄色衣服的人立在岸边,好像在摩挲着青铜色的青铜器。山峦迭嶂,隐没在苍青山中;荷花像乱箭一般地插在波涛中间。天鸡一声鸣叫,使人们感到天地无穷尽了;人们开阔了眼界,忘记了自己的双眼。我听老人说过,从前这里有一条水道向东流去,是海神牵马走的路。白天去大鹏岛上,晚上则回到鸡笼山。头戴明亮发饰坐在战船上的人们,他们头上戴着发饰和大鬓角,坐着小船行驶着。船头传来的鼓声一阵阵响起来;那些被惊扰的鲛人和蜑人愤怒得头发都竖起来了;瞪着眼睛不敢向敌军进攻。显赫一时的大臣统领全军,感慨不已地怀念郭令公。一只轻快的小舟没有小帆,独自站在虎门,呼唤它的威武。告诉皇帝圣恩宽大,刀斧不肯加害于人。人们跳起舞来高声呼喊,争先叩头献上自己忠心的表示。士兵们不再使用占卜天象的神弓,迅速前进,在万里之外,没有飘飞的大蓬。如今太阳照耀着金光灿灿的宫殿,各种怪物都被吓退了。河泊使们骑着黑色鬃毛的骏马,黑齿国的人也来到京城与我国一起歌舞。方壶和员峤两山峰遥相连接,如同飞翔在空中的鸿雁。张元虚写的文章难以完成,李将军画的图画难以完成,而我这次远涉南海之滨并不需要驾御长风。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南海风光的七言古诗,诗中对南海诸岛、海市蜃楼、潮汐、海潮等自然现象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并把南海诸岛比作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神山。

首句“东方日出天为红”是说初升的太阳把天染成了红色;次句“明霞万叠排秋空”是说无数层彩霞排列在秋天的天空中;第三句“水光倒射摇五色”,“水光”即江水反射着阳光,水面上的波纹晃动着五彩缤纷的颜色;第四句“黄人矗立摩青铜”,是用神话传说的手法来描绘南海诸岛上的人物形象,用“黄人”二字形容岛上人物皮肤呈黄色,以表现他们身披铜甲的样子;第五句“攒峰列嶂隐青翠”,“攒峰”指连绵不断的山峰;“列嶂”指山峰排列成屏障一样的形状;“青翠”指青山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第六句“芙蓉乱插沧波中”,是说荷花像乱箭一般地插在波涛里。

第七句“天鸡大叫洞穷发”是说天鸡一声叫唤,使得大地无边无尽。

第八句“豁达不觉空双瞳”,意思是宽阔的心胸使人忘却自己的双眼。

第九句“我闻昔者此水东”,是说从前这里有一条水道向东流去,是海神牵马走的路。“今”与“昔”构成对比。

第十句“马衔当蹊挈海童”,意思是说马衔山的山路旁边有一个海神所住的地方——海童岛。“当蹊”就是路旁。

第十一句“朝游大鹏夕鸡笼”,“朝游”指早晨到大鹏岛,“夕鸡笼”指晚上返回鸡笼山。“大鹏”、“鸡笼”都是地名。

第十二句“明珰大髻坐艨艟”,意思是说头戴发光的装饰品的大头巾和大鬓角的人们在船上坐着。“明珰”指发光的装饰品,“大髻”指大头巾。

第十三句“船头伐鼓声逢逢”,“伐鼓”指击鼓。“逢逢”就是接连不断的意思。“逢逢”的意思是连连不断地响着。“逢逢”一词写出了船队行进速度之快,气势之盛。

第十四句“鲛人蜑人怒发冲”,意思是说那些被惊扰的鲛人和蜑人愤怒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蜑人”是古代南方沿海的一种居民,多生活在海边或河流附近,善于制船、捕鱼、航海等。

第十五句“瞪目不敢偏师攻”,意思是瞪着眼睛不敢向敌军进攻。“偏师”就是单独一方的军队。

第十六至十八句写海中的奇景:“赫赫重臣总元戎,慨然追慕郭令公。”“赫赫重臣”指显赫一时的大官。“元戎”是古代军队的指挥,泛指高级将领;“郭令公”,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受封汾阳郡王,后被封为汾阳郡王。

第十九句“轻舟一叶无短篷”,“轻舟”即轻快的小舟。“篷”是船篷,也就是船帆。“无短篷”就是没有了船帆。“轻舟”、“无短篷”都表现出诗人对南海航行的喜爱之情。“独立虎门呼其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独自站在海边的虎门山上高喊:“虎门!”意思是说虎门山雄伟壮观!“虎门”是指位于广东珠江口岸的虎门炮台;“雄”指的是威猛、高大。

最后四句写海上的奇景:“告言圣恩宽且洪,刀斧不肯膏闇瞢。”“告言”是陈述的意思。“膏闇瞢”指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是比喻那些贪官污吏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明哲保身的意思。“刀斧不肯膏闇瞢”,意思是说即使皇上下令让他们去杀贪官污吏,他们也不肯动手。这里的“膏闇瞢”比喻那些贪官污吏。“群焉蹈舞声呼嵩”,意思是说人们都跳起舞来高声呼喊:“祝君万岁!”“嵩”是古时对孔子的尊称;这里指祝君长寿的意思。“争先叩头输厥衷”,意思是说争先恐后地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