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原当父昔贤评,豆子豆枝一本生。
续祀何难羞伯道,抚孤不易忆程婴。
成年惟愿敦诗礼,处世还期伴读耕。
祇为桑榆供晚境,请缨非敢望登瀛。
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叔原当父昔贤评,豆子豆枝一本生。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 “叔原”指诗人自己,“父昔贤评”意味着他继承了父亲对家族传统的评价和期望。
- “豆子”、“豆枝”是比喻,可能指代家族的某种特质或传统。
2. 续祀何难羞伯道,抚孤不易忆程婴。
- 这两句强调了延续家族传统的责任与挑战。
- “续祀”指的是延续家族祭祀的传统,“伯道”是古代贤人,这里用来形容继续这种传统的不易。
- “抚孤”则是指抚养孤儿,“程婴”是古代的贤人,这里用来说明照顾孤儿的责任。
- “羞”和“易”都是困难的意思。
3. 成年惟愿敦诗礼,处世还期伴读耕。
- 这句表达了成年后希望继续发扬家族的诗歌礼仪传统。
- “敦诗礼”意为深入学习并传承家族的诗歌和礼仪知识。
- “还期伴读耕”则是希望在社会上能陪伴家人一起耕作、学习,体现生活与学问相结合的理想状态。
4. 祇为桑榆供晚境,请缨非敢望登瀛。
-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责任感和谦卑的态度。
- “祇为桑榆”意味着只为晚年提供一些支持和便利。
- “请缨非敢望登瀛”意思是说请求机会并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是希望能为家庭尽一份力。这里的“瀛”指的是大海,常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高远的目标,而这里表达的是谦逊和实际。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传统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责任的深刻认识。同时,通过对比古今人物(如伯道、程婴)来强调延续家族传统的重要性。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谦逊、勤奋、责任感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