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士洁
【诗句】 1. 节孝萧母陈太君者:节孝萧母陈太君,是台之苗栗人。 2. 苑里蔡启运茂才为状:苑里的蔡启运茂才,为其母亲陈太君作事的简略陈述。 3. 年二十有七而寡:陈太君二十七岁丧夫。 4. 奉二老抚三孤两无所憾:侍奉两位老人,抚养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没有遗憾。 5. 今太君已六十有一两子成立且含饴:如今陈太君已经六十岁了,两个儿子都已经成立并且能够享受甜蜜的食物。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来作答。 本题中,第一句的“净土”是指佛教所说的理想境界。诗人在这里借以指代自己所向往的理想世界。第二句“泥犁”,是佛教所说的地狱。诗人这里以“泥犁”喻指当时的黑暗现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给女史(官名)阿环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赠阿环女史 满眼秋瓜尽系匏,名葩一朵出林梢。 烟花俗尚分冰炭,露草情缘比漆胶。 妒虎何颜偏腹诽,媚狐甚口岂心交。 嗤他钱树连枝并,究竟庞廉孰解嘲。 注释与赏析: 1. 满眼秋瓜尽系匏:秋天的瓜成熟时,它们挂在树上或悬挂在绳子上,形状像匏瓜。这里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成熟的瓜果一样吸引人。 2. 名葩一朵出林梢
《咏史》 百胜岂能当一败,拔山盖世亦粗材。 淮阴胯下圯桥履,负重都从忍辱来。 注释赏析: - “百胜岂能当一败”:这句表达的是胜利虽多,但面对一次失败也足以让人感到沮丧或失意。这里的“百胜”象征着无数次的胜利和成功,而“一败”则意味着这些胜利中也有失败的时刻。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即便是最成功的人也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 “拔出山兮盖世”:这里的“拔山”形象地描绘了力量之大
蟫窟寄怀和韵 金谷诗豪石季伦,泥云相忆水之滨。 广谈麈尾清于玉,郗笔龙须净不尘。 大力君抟南海翮,衰年我滥北山巾。 彼苍位置斯人局,铸就萧闲更铸贫。 注释: 蟫窟寄怀和韵:蟫窟寄怀是作者在一个地方写下的诗歌,这里指的是他的住所或他所在的地点。和韵是诗人对这首诗的回答,也就是回应或模仿作者的诗歌。 金谷诗豪石季伦:石季伦是石崇(字季伦)的别称,他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鉴赏家、收藏家
【注释】 阿环:唐代女官名。 樊川:樊英,字子盖,汉时人,隐居于洛阳。后为光武所知,荐为尚书郎,不就,遂隐于鹿苑山中,自号樊川居士。 紫云:汉代宫中所种之草,一名荏,一名王孙,一名紫贝。 塞鸿、厩马:比喻男女之情。 六宫粉黛:指宫廷中的嫔妃。 五夜帏房:即“五更”,五更时分的帷帐里。 蓝桥:在陕西宝鸡市西南的蓝田县,相传为唐裴航遇仙女的地方。玉杵:捣衣用具,用玉做成。 新妇:新婚女子。 【赏析】
【注释】 儿山:山名。太守:官名。六十:六十寿辰。正寿:正当六十岁。须眉:指人的眉毛、头发。赵元叔:即赵师雄,字子固,宋人,曾任“州从事”,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彬彬:文雅的样子。夏敬公:夏云卿,宋人,字伯明,曾任“秘书郎”。黄堂:古代朝廷中大臣的朝堂。绿野:指郊外。出处:进退;仕宦。古人风:指古时贤士之风。 【赏析】 这首词是诗人六十岁时为儿山太守所写
【注释】 蟫窟:地名。棉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一城市。移居:迁居。五年消受晚花香,蹇子相于画锦堂。蹇子:指苏轼,字子由。相:同“享”,享受。画锦堂:指苏轼所居之东坡书院的堂名。每对琴尊怀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北海:指苏辙,字子由。元方:指苏轼之子苏迈,字子瞻。龙荒谪宦依骚雅,鳀国词人奉霸王。龙荒:指南宋时岭南一带。谪宦:贬官,此处泛指被贬。骚雅:即楚辞,是屈原的作品。鳀国:即今越南中部地区
注释: 如君能办买山赀,王屋愚公亦可移。 愿唱鹭门归隐曲,共吟蟫窟落成诗。 元龙楼上人何在,朱鸟窗前客未窥。 笑我国于蜗角左,厌厌新妇闭车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如君能办买山赀”,意为如果你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山地产地,那么像王屋愚公那样的老人也可以被搬移。这里的关键词是“办”和“购”、“王屋愚公”。第二句“愿唱鹭门归隐曲”
注释: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和蟫窟、棉兰,是古代中国的地名。 移帑靖节且休论,那有柴桑避俗喧:意思是说,我像陶潜那样隐居生活都不要谈了,哪有像谢安那样隐居在会稽山中而避开世俗喧嚣的呢? 阅世浮屠三宿地,可儿学究几家村:意思是说,我在佛寺里度过了一生,就像三个夜晚那么长;我的学问,也像是几个村庄那么多。 不应晏子仍居市,其奈刘伶既入裈:这里的“晏子”指的是齐国的晏婴,他因为不贪财而被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