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诗豪石季伦,泥云相忆水之滨。
广谈麈尾清于玉,郗笔龙须净不尘。
大力君抟南海翮,衰年我滥北山巾。
彼苍位置斯人局,铸就萧闲更铸贫。
蟫窟寄怀和韵
金谷诗豪石季伦,泥云相忆水之滨。
广谈麈尾清于玉,郗笔龙须净不尘。
大力君抟南海翮,衰年我滥北山巾。
彼苍位置斯人局,铸就萧闲更铸贫。
注释:
蟫窟寄怀和韵:蟫窟寄怀是作者在一个地方写下的诗歌,这里指的是他的住所或他所在的地点。和韵是诗人对这首诗的回答,也就是回应或模仿作者的诗歌。
金谷诗豪石季伦:石季伦是石崇(字季伦)的别称,他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富商、宦官等,与石崇同辈而以才学知名。金谷是指晋代洛阳西北的金谷园,是贵族们聚会游玩的地方。
泥云相忆水之滨:泥云是指泥土上的云彩,这里指的是一种思念之情。水之滨是指水的岸边。
广谈麈尾清于玉,郗笔龙须净不尘:广谈是指谈论时的声音,麈尾是指古代的一种手杖,用麈尾可以发出清亮的声音。郗笔是指郗愔的笔,龙须是指龙的胡须,用龙须写出的书法清晰不染尘垢。
大力君抟南海翮,衰年我滥北山巾:大力君是指拥有强大力量的人,抟是抓住的意思。南海翮是指南海的鸟的翅膀,用来形容力量强大。衰年我是指年纪已老,滥是滥用的意思。北山是指北方的山,这里是比喻自己的隐居之地。
彼苍位置斯人局,铸就萧闲更铸贫:彼苍是指苍天,位置是指安置或安排。斯人局是指这个人被安排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铸就萧闲是指创造出宁静的氛围。更铸贫是指在创造宁静的同时,也创造了贫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石季伦的怀念和自己的隐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
第一句“金谷诗豪石季伦”,描绘了石季伦的身份和地位,金谷是洛阳西北的一个名胜之地,石季伦在这里有很高的声誉。这里的“诗豪”是指石季伦在诗歌方面的才华横溢。
第二句“泥云相忆水之滨”,描绘了诗人对石季伦的思念之情。泥云是指泥土上的云彩,象征着诗人对石季伦的牵挂和思念。水之滨则是指水的岸边,暗示着两地之间的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第三句“广谈麈尾清于玉,郗笔龙须净不尘”,描绘了石季伦的谈话和书法的特点。廣谈是指广泛的谈话,麈尾是指麈身上的毛刷,用来拂去尘埃,使其更加明亮,比喻石季伦的谈吐清晰、高雅、不染尘垢。郗笔龙须则是指郗愔的笔法独特,龙须指龙的胡须,用来形容书法清晰、流畅。
第四句“大力君抟南海翮,衰年我滥北山巾”,描绘了诗人对石季伦的赞美和自己的境遇。大力君是指拥有强大力量的人,抟是指抓住的意思,南海翮是指南海的鸟类的翅膀,用来形容力量强大。衰年我则是指年纪已老,滥是滥用的意思,这里指诗人自己过着安逸的生活,与石季伦相比显得有些奢侈。
第五句“彼苍位置斯人局,铸就萧闲更铸贫”,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彼苍是指苍天,位置是指安置或安排,斯人局是指这个人被安排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铸就萧闲则是指创造出宁静的氛围,更铸贫是指在创造宁静的同时,也创造了贫困。
整首诗通过对比石季伦和诗人自己的生活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追求,以及对石季伦的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