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笔筹边鬓有霜,酂侯勋伐在旗常。
岷峨形胜三持节,戎马功名几战场。
儒将军容须整暇,暮年家难太仓皇。
孙宏东阁尘封后,谁下西州泣数行。
诗句:“筹笔筹边鬓有霜,酂侯勋伐在旗常”
译文:
筹划军事、策划边境,我的双鬓已经泛起了白霜。你,像张骞一样功勋卓著,永远立于军旗之上。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将军的壮志与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将领忠诚和功绩的赞美。诗人以“筹笔筹边”形容其对军事策略的深思熟虑,“鬓有霜”则透露出岁月在其脸上刻下的沧桑。而对将领如张骞般的赞誉,不仅突出了将领的历史地位,也表达了对其不朽业绩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比“筹边”、“筹笔”,强调了将领在决策中的智慧与谋略。整句诗既展现了将领的智勇,又表达了对其功绩的崇高敬意。
诗句:“岷峨形胜三持节,戎马功名几战场”
译文:
岷山峨嵋,地势险要,你三次担任重要职务,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将领英勇善战的形象,突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诗人通过“岷峨”、“形胜”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山川壮丽、形势复杂多变的画面,从而凸显将领在复杂环境中依然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此外,“三持节”可能指的是将领多次执掌重要职务,这反映了其在政治或军事上的重要地位。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彰显了将领的卓越才干,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诗句:“儒将军容须整暇,暮年家难太仓皇”
译文:
儒将风度需要整齐划一,晚年家中遭遇变故,我的心情非常不安。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将领个人品质和家庭生活的双重关切。一方面,“儒将军容须整暇”强调了将领应保持的整洁有序和威严庄重的形象,这不仅是对将领外在形象的要求,也是对其内在修养的期望。另一方面,“暮年家难太仓皇”则揭示了在将领的晚年生活中,家庭问题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使得他无法安心于事业之中。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将领的多面性,还反映了战争给军人及其家庭带来的深刻影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将领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反映出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性。
诗句:“孙宏东阁尘封后,谁下西州泣数行”
译文:
孙宏东阁已不见当年的辉煌,如今谁来为西州的百姓流泪?
赏析:
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怀念与哀叹。通过对昔日辉煌景象的描述,诗人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联结。然而,“尘封后”暗示了这一切美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只剩下历史的尘埃。接下来的句子,“谁下西州泣数行”,则是对失去往日辉煌的遗憾和哀叹,表达了一种对逝去荣耀的不舍以及对当下困境的同情。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诗人对过去辉煌的记忆,也反映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吊诸将相诗》不仅是对将领英勇和智慧的赞颂,也是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这组七言律诗,姚椿巧妙地将将领的军事才能与个人生活、历史变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