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觅近秀孤峦,欲访桃源在此看。
菊有黄华能结实,山多青子可加餐。
仙舟独木初冬到,西水三年转派难。
换取社番鲜鹿肉,归来说又一台湾。

【注释】

秀孤峦:指高山上的孤立山峰。卑南:地名,今台湾省南部的台东县卑南一带地区。近秀孤峦:即指卑南。桃源:桃花源的简称,传说中的世外桃源。黄华:菊科植物菊花的花朵。青子:指青梅。仙舟独木:形容船只很小,只有一根木头,像仙船一样。西水:指西边的水,泛指大海,这里指台湾海峡。转派难:即辗转艰难,指海上交通困难,往来不易。社番:旧时居住在台湾岛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鲜鹿肉:指当地的特产——野味。一台湾:指台湾。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古游诗,是诗人在1796年(乾隆五十一年)初夏游览台湾时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卑南山中的景物和物事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前四句写诗人在卑南山中寻觅“桃源”,并在那里看到一片美丽的景色。首句点明地点在卑南,二句交代此行的目的,三、四句则写所见之景,突出了高山上孤立的山峰、菊花、青梅等物产。这四句中,“菊有黄华能结实”一句,既写出了卑南山物产丰富,又写出了高山上的菊花盛开的景象,同时暗含了对祖国大陆丰饶富庶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愿望。

后四句写诗人乘着小船从海上来到卑南,并在那里看到一群生活在台湾岛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诗人用“仙舟独木”来比喻自己乘坐的小船小而简陋,就像一艘仙船一样,显得渺小而又孤独。“西水三年转派难”一句,既写出了海上交通困难,往来不易,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统一充满希望。最后两句,“换取社番鲜鹿肉,归来说又一台湾”,则是说诗人回到福建,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如鹿肉等,这些都是来自台湾岛上的特产,诗人用这些物品来交换社番的珍品,以此表达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