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抱琴至,泠泠风入弦。
沧江淡无际,落日欲生烟。
余响忽中断,秋怀殊渺然。
美人不相见,怅望隔遥天。

与箊谷兄停云携琴至临江关待秋史不至

客人抱琴来到,清泠的风进入弦上;

沧江淡无边际,落日好像生烟;

余韵忽然中断,秋意特别深远。

美人不相见,怅望隔遥远的天。

译文:
与箊谷兄一同停下手中的云和琴,带着他们一起来到临江关等候你;然而秋史迟迟未来。
有人抱着琴来到这里,清泠的风吹过琴弦;
沧江显得非常辽阔,没有边际,落日好像生烟;
余音突然停止,秋天的心情特别深远。
美人不见面,只能怅然望着远方的天际。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人以“与箊谷兄停云携琴至临江关”开篇,描绘了他和朋友一起停云、携带琴前往临江关的场景。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为后面的离别做好了铺垫。

诗人以“客有抱琴至,泠泠风入弦”作为过渡句,引出了接下来的主要内容。这里的“抱琴至”,既表明了朋友的到来,也暗示了即将发生的离别。而“泠泠风入弦”则形象地描绘了琴声的悠扬,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同时,“风入弦”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为下文的抒发离愁打下了基础。

诗人以“沧江淡无际,落日欲生烟”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所见所感。这句诗通过对沧江和落日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辽阔、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相呼应,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诗人以“余响忽中断,秋怀殊渺然”作为转折,表达了他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这里的“余响忽中断”既指琴声的消失,又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而“秋怀殊渺然”则表明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无助之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动人。

诗人以“美人不相见,怅望隔遥天”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后无法相见的遗憾。这里的“美人不相见”既是对友人的赞美,又是对他离去的无奈。而“怅望隔遥天”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沉。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